《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罗贯中-豆瓣评分9.3

我是一个爱读书爱运动的人,如果你也爱读书爱运动,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日读一页书 】 (ID:rdyys999), 以最轻松的方式开始阅读和运动。不管人世如何喧嚣拥挤,动荡不安,有一个好所在永远可以成为你的避风港,成为一间与尘嚣隔绝的小屋。你可以躲进去,独自面对一个丰富有趣的世界,把烦恼和焦躁忘记得干干净净,这个好所在便是书。

《三国演义》作者: [明] 罗贯中

一.《三国演义》经典语:

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2.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3.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4.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5.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7.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8.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三国演义》中曹操经典语录:

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展现了曹操的霸气和自私,他宁愿自己对不起天下人,也不愿让天下人对不起他。

2.“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对英雄的定义,显示了他的豪情壮志和远大理想。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诗人的气质。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年老但壮志未酬的决心和毅力。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句话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求贤若渴的心态。

6.“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重视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话体现了他的用人之道。

7.“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演义》中刘备经典语: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这句话展现了刘备的道德观念和人格魅力,他告诫人们不要认为小恶无害就去做,也不要认为小善无益就不去做。只有贤德之人,才能真正让人信服。

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这句话体现了刘备重视兄弟情义,将兄弟之情比作手足,认为其比妻子还要重要。

3.“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这句话体现了刘备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他认为要成就大事,必须以人为本,关心百姓疾苦。

4.“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刘备在劝解他人时,表达了顺应天时、不与命运抗争的哲学思想。

二.《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成长历程:

成长历程:

早年经历:曹操早年便以勇猛闻名,曾随从吕伯奢学习军事。在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家族事业,并在沛国担任丞相。这一时期,他致力于稳定地区局势,剿灭山贼,并加强军队建设。

建立势力:在东汉末年的混乱时期,曹操利用军事手段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后占领了许多重要城市,如许昌和邺城,并在中原地区崭露头角。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类战役,逐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官渡之战: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这是其政治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此后,他削平袁尚、袁谭,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刘备和孙权联军,但在赤壁遭遇火攻,最终大败而退。尽管这场战役对曹操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但也标志着三国格局的形成。

结局:

曹操在晚年继续稳固自己的领土,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军制、推行儒家思想以及修筑水利工程等。然而,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曹魏建立后,他被追尊为太祖,谥号武皇帝。

三.《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成长历程:

早年经历与起步

刘备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曾以编草鞋为生,生活贫寒。但他胸怀大志,拜卢植为师,致力于学习。

在黄巾起义期间,刘备参与镇压起义军,展现了其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之后因功被封为县尉,开始了他的仕途。

辗转投奔与崛起

刘备在早年仕途中多次辗转投奔不同势力,如陶谦、袁绍等,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
在投奔刘表后,刘备开始涉足荆州,并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期间他结识了诸葛亮,得到了其辅佐,为日后的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与荆州之争

赤壁之战是刘备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与孙权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曹操,最终取得胜利。
赤壁之战后,刘备趁势夺取了荆州数郡,实力大增。

入蜀与建立蜀汉

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但随后与刘璋反目,经过激战占据益州。随后,刘备又北争汉中,成功占据汉中地区,并自称为汉中王。在曹丕篡汉后,刘备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实现了他的帝王之梦。

晚年与逝世

刘备在晚年致力于稳固蜀汉政权,并准备北伐中原以恢复汉室。然而,在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他的逝世对蜀汉政权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备他从一个贫寒的出身逐渐崛起为一国之君,展现了其非凡的才能和坚定的意志。

四.《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完厚厚的《三国演义》,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部历史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变革,描绘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和精彩纷呈的故事。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讲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这些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诸葛亮和赵云。

诸葛亮是“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诸葛亮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他的智慧、勇气和忠诚让读者深感敬佩。例如,在赤壁之战中,他巧妙地利用天象和地形,帮助周瑜策划了火攻战术,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此外,他在治国理政、选贤任能等方面也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

赵云则是一位忠勇无双的武将,他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的英勇事迹让读者热血沸腾。赵云不仅勇猛善战,还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对刘备忠心耿耿,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危险都毫不畏惧,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除了诸葛亮和赵云外,《三国演义》中还塑造了众多其他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关羽的义薄云天、张飞的勇猛豪放、曹操的奸诈多疑等。这些人物性格各异,但都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理和智慧的作品。它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它也提醒我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同时它还强调了忠诚、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面也让人印象深刻。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著名战役的激烈和残酷。这些战争场面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与安宁的时光。

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不仅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其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所震撼。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都受到自身性格、经历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使得《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故事,更是一部揭示人性的作品。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会多次翻阅这部作品,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启示。

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思考着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却仍然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三国演义》中强调的团结、忠诚、勇敢等品质,在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品质,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此外,《三国演义》还让我更加珍惜和平与安宁的时光。在那个战乱频发的时代,人们饱受战争之苦。而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更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并努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三国演义》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故事,更是一部揭示人性、蕴含智慧和哲理的作品。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人性,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三国演义》将继续陪伴着我们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