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钱钟书-豆瓣评分9.0

我是一个爱读书爱运动的人,如果你也爱读书爱运动,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日读一页书 】 (ID:rdyys999), 以最轻松的方式开始阅读和运动。不管人世如何喧嚣拥挤,动荡不安,有一个好所在永远可以成为你的避风港,成为一间与尘嚣隔绝的小屋。你可以躲进去,独自面对一个丰富有趣的世界,把烦恼和焦躁忘记得干干净净,这个好所在便是书。

《围城》作者: 钱钟书

一.《围城》经典语录10条如下:

1.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2.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3.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4.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监牢结实的原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

5.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6.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淨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7.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化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

8.旅行最实验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旅行时最劳顿麻烦,叫人本性毕现。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9.女人有女人的聪明,轻盈活泼得跟她的举动一样。比了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沉淀渣滓。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

10.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二.《围城》故事情节:

1、归国途中

故事开始于主角方鸿渐在欧洲游学四年后,乘坐邮轮回国的途中。在船上,方鸿渐与女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发生了一段短暂的恋情,但鲍小姐很快就甩了他,让他感受到了爱情的虚幻。同时,他在船上还遇到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2、沪上生活

方鸿渐回到上海后,住进了已故未婚妻周家的家中,并在周家的银行任职。在此期间,他周旋于苏文纨和她的表妹唐晓芙之间,对二人产生了情感纠葛。苏文纨对方鸿渐有意,但方鸿渐却对唐晓芙一见钟情。然而,苏文纨的嫉妒和报复最终导致方鸿渐和唐晓芙的感情破裂。

3、执教三闾大学

感情受挫的方鸿渐接受了内地三闾大学的聘请,与好友赵辛楣等人一同前往。在旅途中,他们历经艰辛,同时也结识了孙柔嘉等人。到达三闾大学后,方鸿渐发现校园内充满了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他因性格等方面的弱点而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赵辛楣因为爱上汪太太而被撞见,不得不离开三闾大学,而方鸿渐也随后被学校排斥。

4、婚后生活

方鸿渐与孙柔嘉离开三闾大学后回到上海并结婚。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意,双方家庭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并激化。方鸿渐与孙柔嘉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最终二人决定离婚。小说的结尾描绘了方鸿渐饥寒交迫地回到家中,发现家中空无一人,失魂落魄的场景。

《围城》通过描绘方鸿渐在爱情、事业和家庭方面的种种遭遇,展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困境。

三.《围城》读后感

《围城》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婚姻和爱情的探讨,更是对人生万象的深刻剖析。钱钟书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巧妙地描绘了人性中的种种矛盾和迷茫,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与自省。

1、婚姻与围城的象征

小说中,“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一观点深入人心。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婚姻和人生的困境。对于未婚者来说,婚姻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归宿,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然而对于已婚者来说,婚姻生活可能并非想象中那般完美,琐碎的日常、责任的束缚以及个性的碰撞都可能让他们产生逃离的冲动。这种“围城”现象其实不仅仅局限于婚姻,它同样适用于职业、生活等多个领域,人们总是在追求与逃离之间徘徊。

2、人性的贪婪与不满足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主人公方鸿渐。他在感情和生活中表现出的贪婪和不满足,让我深感人性的复杂。在没有得到时,他总是对某个人或物充满向往,而一旦得到,却又很快厌倦,开始追求新的目标。这种心态反映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对未知的渴望和对已有的忽视。这也警示我们,在追求梦想和幸福的过程中,应学会珍惜当下,不要总是被外界的诱惑所牵引。

3、人生的无奈与荒诞

《围城》中充满了无奈与荒诞的元素。方鸿渐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戏剧性,从留学归来、求职受挫到感情纠葛,再到婚姻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他的每一次选择都似乎被命运所捉弄。这些情节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同时,小说中也透露出一种讽刺意味,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4、文字的魅力与启示

钱钟书先生的文字幽默风趣,充满智慧。他运用精巧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将人性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的复杂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小说的艺术魅力,还从中汲取了许多人生启示。例如,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我们应保持理性与坚定;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会珍惜与感恩;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保持乐观与勇敢。

四.钱钟书生平可以归纳如下:

1、基本信息

姓名: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
出生日期与地点:1910年11月21日,江苏无锡
逝世日期与地点:1998年12月19日,北京

2、教育背景与早年经历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193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
1935年:与杨绛结婚
1937年: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副博士学位

3、职业生涯与成就

学术著作:《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围城》、《宋诗选注》、《管锥编》等
学术领域:对中国史学、哲学、文学有深入研究,同时研究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
创立治学方法:打通、参互、比较的独特方法,取得显著学术成就
教育及研究职务:历任西南联合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
社会职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特邀顾问,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4、荣誉与影响

被誉为“博学鸿儒”和“文化昆仑”
与饶宗颐并称“南饶北钱”
著作成为现代学术经典,享誉国内外学术界

5、逝世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的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的著作和治学方法对中外文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广博知识和深刻见解,使他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