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三国志》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4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如果你也爱读书,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日读一页书 】 (ID:rdyys999), 以最轻松的方式开始阅读。不管人世如何喧嚣拥挤,动荡不安,有一个好所在永远可以成为你的避风港,成为一间与尘嚣隔绝的小屋。你可以躲进去,独自面对一个丰富有趣的世界,把烦恼和焦躁忘记得干干净净,这个好所在便是书。

《三国志》,作者:陈寿

一.《三国志》经典语录

1.“福来有由,祸来有渐。” 这句话意味着福气和灾祸都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有一定的原因和逐渐积累的过程。

2.“患名之不立,不患年之不长。”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名声未能建立的担忧,而非对寿命短暂的忧虑,强调了人生在世应有所作为,留下好名声。

3.“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这句话意指能够认清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的人是杰出的英雄豪杰。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形容人勤勤恳恳,竭尽全力效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力量和集思广益的重要性,能够如此则天下无敌。

6.“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这句话说明反复阅读书籍,其中的意义自然会显现出来,强调了深入学习和理解的重要性。

7.“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这句话表达了坚守忠诚和贞操,同时保持谦虚退让的品格。

8.“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这句话指出攻取他人之前要先掌握兵权,而建立基业则要注重道德教化。

9.“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 这句话表达了渴求贤才,虚心接受劝谏的态度,是明主应有的品质。

10.“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这句话以大海的广阔比喻君子的博学多识,强调了知识和见识的重要性。

二.《三国志》经典故事:

1.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共同追求天下未定之事,誓言同生共死。

2.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大败曹操的军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3.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擒获南中地区的反叛首领孟获,最终使其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

4.空城计:面对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故意打开城门,自己则在城楼上弹琴,制造有埋伏的假象,成功使敌军退兵。

5.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攻打吴国,但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利用火攻大败。

6.失街亭:由于马谡的大意,导致蜀军重要的据点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以示军纪。

7.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亲自上山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为一段求贤若渴的佳话。

8.草船借箭:周瑜为难诸葛亮,要求其十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和雾天,从曹军处“借”得箭矢,完成了任务。

9.赵云救阿斗: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勇猛无比,七进七出曹军包围,成功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

10.吕布夺徐州: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夺取了徐州。这一事件展现了吕布的勇猛和狡猾,也加剧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复杂性。

三.《三国志》讲了什么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中国三国时期历史的史书,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它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共六十年的历史,主要以曹魏为正统,同时兼顾蜀汉和东吴的历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以简洁的笔墨,生动地描绘了三国时期各个势力的兴衰过程,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研究三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在《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一代枭雄的崛起与落幕,也可以了解到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

此外,《三国志》还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它也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二十四史”之一。

总的来说,《三国志》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著作,对于我们了解三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关于作者

基本信息:

陈寿,字承祚,生于233年,卒于297年。他出生于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

教育背景与早年经历:

陈寿自幼好学,师从同郡学者谯周。他精通《史记》《汉书》,并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可惜今已失传。

职业生涯:

在蜀汉时期,陈寿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务。他因不愿屈从宦官黄皓的专权而屡遭贬谪。

蜀汉灭亡后,他一度沉寂多年,后受西晋重臣张华的推荐,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

《三国志》的撰写:

在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三国志》。

该书共六十五卷,纪传体史学巨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晚年与逝世:

陈寿晚年多次被贬,并屡次受到非议。他在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陈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史学家,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史学才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