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诗三百首-拼音版《中国诗词大会》古诗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拼音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wén guān jūn shōu hé nán hé běi

杜甫 dù fǔ

剑外忽传收蓟北, jiàn wài hū chuán shōu jì běi ,
初闻涕泪满衣裳。 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shang 。

却看妻子愁何在,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 ,
漫卷诗书喜欲狂。 màn juǎ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

白日放歌须纵酒,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 ,
青春作伴好还乡。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

即从巴峡穿巫峡, jí cóng bā xiá chuān wū xi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biàn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

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消息收回蓟北,初听到惊喜的热泪流满衣裳。

回头再看妻儿愁颜哪里还有,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发狂。

白天放声高歌还要开怀畅饮,春天美景正好和我作伴还乡。

即刻乘船从巴峡穿越过巫峡,顺流而下转过襄阳回到洛阳。

赏析:

本诗是诗人寓居梓州时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狂喜而作,诗人通过描写自身的神态、动作和心理,鲜明真切地表达了他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官军,指唐朝军队。

全诗通篇表现一“喜”字,抒写了诗人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情景。起句来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即剑门关(剑阁)以南地区的蜀中(今属四川)地区,是诗人的所在之处。“蓟北”,唐时的幽、蓟二州一带(今河北北部),是安史叛军的老巢。由于安史之乱,诗人多年漂泊“剑外”,欲回故乡而不能。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惊喜的洪流,如山洪暴发,一泻而出。次句直写诗人闻知喜讯后喜极而泣的场面。“初闻”紧承“忽传”。“涕泪满衣裳”以形传神,再现了诗人“初闻”捷报的刹那所迸发出的感情波涛,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极而悲、百感交集的心情。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用“却看妻子”、“漫卷诗书”两个连续动作,表现诗人惊喜的情感洪流所涌起的更高洪峰。当诗人“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却看妻子”,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家人个个笑逐颜开。家人的喜让诗人更喜——“喜欲狂”,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漫卷诗书”,与大家共享胜利的欢乐。

在颈联中,诗人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并设想自己回乡的情景。“白首”,点出诗人已到了老年。作本诗时,杜甫五十二岁,在古代已算老年人。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放歌、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诗人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作伴”,正好“还乡”。回乡有期,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诗人狂想展翼而飞,身在梓州,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至此结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