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拼音版】
《月夜忆舍弟》yuè yè yì shè dì
杜甫 dù fǔ
戍鼓断人行, shù gǔ duàn rén xíng ,
边秋一雁声。 biān qiū yī yàn shēng 。
露从今夜白, lù cóng jīn yè bái ,
月是故乡明。 yuè shì gù xiāng míng 。
有弟皆分散, yǒu dì jiē fēn sàn ,
无家问死生。 wú jiā wèn sǐ shēng 。
寄书长不达, jì shū cháng bù dá ,
况乃未休兵。 kuàng nǎi wèi xiū bīng 。
译文:
戍楼上更鼓响路上断绝人行,边塞的秋夜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白露节更想念家中亲人,觉得月亮还是家乡的更光明。
虽有兄弟全都在战乱中离散,分散无家到哪里去探问死生。
捎书寄信家乡常常不能收到,何况年荒世乱战争至今未停。
赏析: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九月,是杜甫因思念离散的亲人而写的思乡之作。当时史思明起兵作乱,山东、河南两地处于战乱之中。同时,陕西饥荒严重,杜甫遂弃官前往秦州。战乱之中,杜甫与亲人走散,并失去了联系,担忧之下,思念之情也愈加强烈。这种情况下,杜甫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首联不提“月夜”,而是先勾勒出一幅边塞秋景图。“断人行”既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又点出了“月夜”的背景,充分说明战乱不断;戍鼓雁声,是诗人听到的声音。诗人从所见所闻中,描绘出边塞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时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氛。
颔联前半句告诉人们此时已是“白露节”,天气越来越凉,水汽凝结,让人寒意顿生,备觉凄凉。后半句采用融情于景的写法,在客观实景之中加入诗人的主观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由写景转为抒情。前半句写兄弟失散,后半句写家已不存,亲人生死难料。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由月光引出。月夜清冷,又逢乱世,诗人对亲人的担忧愈加深重,因此这两句诗的语气也分外沉痛。同时,这两句起到了自然过渡的作用,概括出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的普遍遭遇。
尾联写,诗人平时写给亲友的书信经常无法寄到,更何况现在战乱频繁,亲人们四处流散。因此,亲人们彼此安危难知,又个个生死难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进而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生死的担忧,同时也婉转地说明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使主题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