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拼音版】
《题破山寺后禅院》
tí pò shān sì hòu chán yuàn
常建 cháng jiàn
清晨入古寺, qīng chén rù gǔ sì ,
初日照高林。 chū rì zhào gāo lín 。
竹径通幽处, zhú jìng tōng yōu chù ,
禅房花木深。 chán fáng huā mù shēn 。
山光悦鸟性, shān guāng yuè niǎo xìng ,
潭影空人心。 tán yǐng kōng rén xīn 。
万籁此俱寂, wàn lài cǐ jù jì ,
但余钟磬音。 dàn yú zhōng qìng yīn 。
译文:
大清早进入了古老寺院里,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寂静,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壁诗,借写破山寺后禅院幽静的晨景,展现了禅寺的空灵幽深、大自然的清新静谧,抒写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本诗文笔自然,构思巧妙,意境悠远,神韵独特,属于盛唐山水诗中极具个性的名作。诗题中的“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后禅院”则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诗的首联简洁而清晰地描摹出了清晨时后禅院的景色:初升太阳的金光遍洒寺院,使寺院变得亮丽明艳;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充分沐浴着阳光,显得愈发苍翠碧绿,令人心神荡漾。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之幽深,“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禅院生机盎然的景色描绘得真切动人,流露出诗人欣喜愉悦的情绪。本联描绘了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刻画近景作了铺垫。
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实为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高林之下,翠竹从中,一条曲折小径绵延深入远处,竹影摇曳,小径深幽;繁花深处,禅房一角的挑檐隐约可见。如此幽静深僻之所,只有高僧堪与匹配。在诗人眼中,竹径、禅房、花木乃是浑然天成,不可分割。该联既点题,又显意,历来为后人所叹赏。
颈联两句对仗工整,自然精巧。一个“悦”字,雕琢了“山光”,写活了“鸟性”:鸟竟然如人一般,欣赏“山光”、赞叹“山光”;一个“空”字,予“潭影”以灵性,赐“人心”以解脱之法:看那潭影幽深空洞,怡然自得,人心不也该似这般无欲无求,方能自得其乐吗?
尾联巧妙地将全诗化为一曲优雅的乐章:万籁俱寂,只有钟磬受到长长一击后留下的袅袅余音,与日光相融,与紫烟纠缠,犹如梵音入诗人之耳。此音扫除世间污尘,久久荡漾在诗人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