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书边事》张乔-唐诗三百首-拼音版《中国诗词大会》古诗词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拼音版】

《书边事》shū biān shì

张乔 zhāng qiáo

调角断清秋, diào jiǎo duàn qīng qiū ,
征人倚戍楼。 zhēng rén yǐ shù lóu 。

春风对青冢, chūn fēng duì qīng zhǒng ,
白日落梁州。 bái rì luò liáng zhōu 。

大漠无兵阻, dà mò wú bīng zǔ ,
穷边有客游。 qióng biān yǒu kè yóu 。

蕃情似此水, fān qíng sì cǐ shuǐ ,
长愿向南流。 cháng yuàn xiàng nán liú 。

译文:

清秋的边地不闻号角声响,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阵阵春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塞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浩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地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唐朝西北边塞和平景象的诗。唐肃宗之后,吐蕃占领了唐朝疆域河西、陇右一带。宣宗大中五年(八五一年),沙州张议潮带领民众出兵起义,收复了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又派人将沙、瓜等十一州地图上呈朝廷。宣宗大喜,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吐蕃降唐。从此,唐朝西部边塞地区才再次出现和平安定的局面。本诗正是写于上述情况之后,诗人游历边塞,本诗即是他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感受。

首联写戍边将士安宁的军旅生活。“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清秋的边地听不到号角的声响,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向远处眺望。前句的“断”字用得妙,传神地表现出号角的声音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而“调角”与“清秋”的韵味和色调又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渲染出清幽而又祥和的氛围。次句将“征人”与“戍楼”组合在一起。一个“倚”字,以征人无所事事的状态,巧妙地暗示出边塞和平安宁的景象,切合主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二句,写边塞的景色。“春风”,不是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代昭君墓。诗人将王昭君与匈奴和亲的事迹,与当时边关的安宁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希望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而王昭君的形象也如她坟墓前的青草一样,随着春风摇曳飘荡,永远常青。“梁州”即“凉州”,在今陕西南郑一带,曾一度被吐蕃占领。昭君墓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南,与“梁州”东西遥遥相对。黄昏时分,诗人向西望去,在夕阳的余晖下,眼前是一派平和的景象,让人联想到在那更为遥远的凉州,也是同样的安宁和平。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写出边塞的辽阔与和平。“无兵阻”和“有客游”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边塞地区,正是因为没有了吐蕃兵的阻扰,客人才敢前来游玩。此二句深化了前面的景物描写。

尾联是诗人对民族团结的良好祝愿,寓意高阔而深远。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