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灞上秋居》马戴-唐诗三百首-拼音版《中国诗词大会》古诗词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拼音版】

《灞上秋居》bà shàng qiū jū

马戴 mǎ dài

灞原风雨定, bà yuán fēng yǔ dìng ,
晚见雁行频。 wǎn jiàn yàn xíng pín 。

落叶他乡树, luò yè tā xiāng shù ,
寒灯独夜人。 hán dēng dú yè rén 。

空园白露滴, kōng yuán bái lù dī ,
孤壁野僧邻。 gū bì yě sēng lín 。

寄卧郊扉久, jì wò jiāo fēi jiǔ ,
何年致此身? hé nián zhì cǐ shēn ?

译文:

灞原上的风雨已经停歇,傍晚常见大雁频频远飞。

眼见他乡树叶纷纷飘落,寒夜昏灯独照不眠之人。

空旷原野白露滴滴闪光,孤房凄清只有野僧为邻。

我在荒郊已经寄居很久,不知何年才能为国献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融情于景,通过对灞上萧瑟秋景的描绘,表现了客居异乡的孤独与凄清,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灞上,即霸陵、霸上,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首联写灞上萧瑟的秋气:秋风秋雨初定,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频飞。一个“频”字,既道出了雁群之多,也让人联想到了雁儿匆忙投宿的恓惶之状。在古代诗词中,“雁回”与明月一样,最易惹乡思。颔联继续写景,不过视角由天际转向了地面,由晚行雁转向了“独夜人”。“落叶他乡树”一句含义深远。民间有句俗语,“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目睹落叶,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客居异乡的悲凉,因此深受触动。何时才能回归故里呢?诗人无数次自问,也没有答案,只能将心中的凄凉渗透到诗句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句,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了客居他乡的悲伤孤独。试想,夜已深沉,一灯如豆,孤独的诗人独坐灯旁,若有所思。寒意渐渐袭来,烛光更显黯淡,诗人心中的凄苦也更深切。“寒灯”使夜显得更加漫长;“独坐”则能让诗人感到更逼人的寒意。

颈联还是写景,视角又从地面转向了空园,由“他乡树”转到了“白露滴”,由“独夜人”转向了“野僧邻”。“空园白露滴”一句,露珠缓缓滴在枯叶上发出了声音,虽然微弱,却很清晰。此时更深露重,万籁俱寂,连秋虫都已不再鸣叫。诗人特意巧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一个“滴”字,写尽了秋声,比写完全无声更能体现环境的静谧。“孤壁”句同样用衬托的手法,诗人明明想写自己孑然一身,孤立无援,却说自己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出尘脱俗、不慕凡尘的僧人。有这样的邻居,更显诗人的孤单与落寞。尾联,诗人直抒胸臆,抒发怀才不遇、进身渺茫之感慨。诗人以求仕为目的到了长安,在灞上客居多日,始终未找到进身之法,所以在此直言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前途渺茫的失落。本诗题材在唐诗中很是常见,但是写景都为眼前所见,不事雕琢;写情情真意切,绝不无病呻吟,因此能够不落俗套,表现出极大的艺术魅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