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0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一.《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经典语录:

1.学佛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也终不成道。

2.觉悟人生是禅,了解人生是慧。

3.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在坦然,心正气顺,心净则国土净,心美则一切美,心净光明,智慧如海,心境如蓝天,无云烦恼遮隔,则处处是美景,处处是福地。

4.真正的解脱是修成正果,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顿悟宇宙人生的真谛,从而摆脱世俗名利和烦恼的束缚,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5.世间所有的遭遇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要以平常心看待,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怨怒,不嗔怪,也不贪恋,这样内心自然平静,生活自然美好。

6.人生如梦,醒来方觉世事无常,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享受生命的美好。

7.修行要放下执着,不要着相,但也不能脱离现实,只是不被外境所转,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心自如者,自在安然。

8.修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面对现实,更好地生活,在平凡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在琐碎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9.修行不是追求外在的东西,而是修炼自己的内心,让内心变得柔软、慈悲、宽广,能够包容和理解不同的东西,接纳世界的多样性。

10.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体会、领悟,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

二.《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讲了什么?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是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提供了一个精确的综观。该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见地:这是书籍的核心章节之一,详细探讨了“见地”的概念。见地永远要依靠持有见地的人,它是决定如何看待事物的标准。书中将见地分为传统性的和理论性的两种,并深入解释了这两种见地的特点和差异。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书中指出,“自我”是一个根本无明,是被误认为真实的一种幻觉。因此,凡是从“自我”生起的一切,一定都是无明与幻觉。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认识到自我概念的虚幻性,从而减少对自我的执着。

空性:空性被解释为事物并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质,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这些特质,这使得事物具有成为任何东西的可能性。空性并不是否定东西的存在,而是超越二元判断,没有任何限制。

四圣谛:书中详细阐述了四圣谛的含义,指出痛苦源于对事物和我们自己真实本性的误解。通过了解痛苦的原因,我们可以减少盲目行为和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佛性:对于佛性的理解也是本书的重点之一。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东西产生的,它超越了因和果的限制。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认识到成佛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每个人内在本就具备的可能性。

业力:业力作为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在本书中也有所涉及。作者强调了业力并非是宿命论的体现,而是既包含因也包含缘和果的动态过程。

三.《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

在阅读了《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之后,我对于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以其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我走进了佛教的深邃世界,让我对佛教的见地和修道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书中对于“见地”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见地,即是我们看待世界和事物的观点和态度。佛教的见地强调超越二元对立,认识到事物的空性,这种空性并不是否认事物的存在,而是指事物并非固定不变,具有成为任何东西的可能性。这种见地让我意识到,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框架可能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而佛教的见地则提供了一种更加开阔和深入的视角。

其次,书中对于修行的描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修行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打坐念经,更是一种内心的转变和提升。通过修行,我们可以减少对自我的执着,超越对事物的固有认知,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修行方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书中也提到,修行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提升自我,达到心灵的解脱。

此外,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四圣谛、佛性和业力等佛教核心概念,让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四圣谛让我认识到痛苦源于对事物真实本性的误解,而佛性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内在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业力则揭示了因果关系的动态过程。

总的来说,《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这本书让我对佛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获得了宝贵的启示。我学会了以更加开阔的视角看待世界,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得失。同时,我也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解脱和提升。这本书将成为我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指南,指引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于作者:

宗萨钦哲仁波切,九岁时即被萨迦法王认证是宗萨蒋扬钦哲秋吉罗爵的转世,噶玛巴(即大宝法王)亦加认可,由顶果钦哲法王为其举行升座典礼。生于不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