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作者:田余庆
一.《东晋门阀政治》经典语录:
1.“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这一制度从两汉到隋唐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格局。
2.“士族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这些家族在政治上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3.“最初的贵族是由封建社会的军事贵族发展而来。”这句话揭示了门阀士族的起源和背景。
4.“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这显示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强势地位。
5.“王、马关系固然有个人情谊为纽带,但更是一种以家族集团利益为基础的政治关系。”这揭示了当时政治联姻背后的实质。
6.“当王氏家族认为有必要又有可能废立或自代时,‘王与马共天下’的平衡局面就会有破裂的可能。”这句话反映了门阀政治中的权力博弈和家族利益的重要性。
7.“南朝排斥了门阀政治,恢复了皇权政治。”这表明了南朝政治格局的变化。
8.“门阀政治格局在东晋时期形成,皇权成为门阀政治的装饰品。”这进一步强调了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
9.“东晋皇权从属于门阀政治,皇帝只是士族利用的工具。”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东晋时期皇权与门阀政治的关系。
10.“琅琊王氏等权臣的出现,是门阀政治的典型表现。”这反映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对政治的深刻影响。
11.“家族集团利益是门阀政治的核心。”这句话概括了门阀政治的本质特征。
12.“偏安江左是政治局势的产物,而江左政权依赖于士族,则是门阀制度发展的结果。”这解释了东晋政权与门阀士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13.“士人结交、姻娅相联,构成了复杂的政治网络。”这反映了门阀士族之间通过婚姻和交游建立的政治联盟。
14.“个人情谊在政治联盟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家族利益才是长久维持政治关系的基石。”这句话揭示了门阀政治中个人情谊与家族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15.“门阀政治是东晋时期特有的政治现象,它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走向。”这是对门阀政治历史地位的总结和评价。
二.《东晋门阀政治》讲了什么?
1、门阀士族的起源与发展
书中详细描述了门阀士族的起源,这些士族多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他们通过姻亲关系和政治联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介绍了门阀士族如何逐渐垄断政府的重要官职,形成独特的门阀政治制度。
2、皇权与门阀士族的关系
书中阐述了在东晋时期,皇权实际上成为了门阀政治的装饰品,皇帝往往只是士族利用的工具。
描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即皇室与权臣家族共同掌控政权的局面,以及这种格局背后的家族集团利益。
3、门阀政治的特点与影响
书中指出,家族集团利益是门阀政治的核心,士族之间通过姻亲关系和交游建立了复杂的政治网络。
分析了门阀政治对东晋社会结构和历史走向的深刻影响,包括政治联姻、权力博弈等方面。
4、门阀政治的衰落与变革
书中也探讨了门阀政治的衰落过程,包括南朝时期皇权政治的恢复和对门阀政治的排斥。
分析了门阀政治衰落的原因,如家族利益的冲突、政治局势的变化等。
综上所述,《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主要探讨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起源、发展、与皇权的关系以及门阀政治的特点和影响。该书通过深入剖析历史案例和文献资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而复杂的东晋政治画卷。
三.《东晋门阀政治》读后感
在阅读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之后,我对东晋时期的政治格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揭示了门阀士族如何影响甚至左右东晋政权,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种特殊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衰落。
首先,我被书中对门阀士族起源和发展的详细阐述所吸引。这些士族凭借世代传承的权势和财富,逐渐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通过复杂的姻亲关系和政治联盟,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权力网络,从而深刻影响了东晋的政治走向。
其次,书中对皇权与门阀士族关系的剖析让我印象深刻。在东晋时期,皇权实际上被门阀士族所操控,成为了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这种格局与我之前对古代皇权的认知大相径庭,让我对东晋政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此外,田余庆先生还深入探讨了门阀政治的特点和影响。他指出,家族集团利益是门阀政治的核心,士族之间通过联姻和交游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政治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也导致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最后,书中对门阀政治衰落原因的分析让我深思。随着家族利益的冲突和政治局势的变化,门阀政治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总的来说,《东晋门阀政治》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历史著作。它让我对东晋时期的政治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历史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还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民主与法治。
四.关于作者
田余庆,1924年,湖南湘阴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合著,翦伯赞主编),国家教委第一届大学教材特等奖);《东晋门阀政治》(第一届国家图书奖)、《秦汉魏晋史探微》、《拓跋史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