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李泽厚-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2

《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

一.《美的历程》经典语录:

1.“美的发现与欣赏,需要用心,更需要用情。”这句话揭示了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核心要素,即情感和专注。

2.“美的传承是文化的延续,是历史的见证。”此语道出了美的传承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美的内涵是内在的精神,是外在的表现。”这句话概括了美的双重性质,即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4.“美的研究是对美的深入挖掘,是对美的全面认识。”此句强调了研究美的重要性,以更全面地理解美。

5.“龙飞凤舞,是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的图腾旗帜,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的萌芽。”这句话描绘了原始艺术的起源和象征意义。

6.“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此语深入剖析了美的本质,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7.“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句话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8.“美的创造是心灵的呼唤,是情感的释放。”此句强调了美的创造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9.“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礼乐的转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0.“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此语阐述了中国文化对情感和理智平衡的追求。

11.“所谓好书,是能直接影响人的情感、理想、意志者。”这句话定义了什么是一本好书,即能够触动人心、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书籍。

12.“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此句强调了艺术的独特性和审美规律的重要性。

13.“不是任何厉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造型,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这句话批判了那些只追求表面威吓而缺乏内涵的艺术作品。

14.“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此语指出了儒道两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互补关系。

15.“《诗经·国风》中的民间恋歌和氏族贵族们的某些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及其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这句话阐述了《诗经·国风》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二.《美的历程》讲了什么?

1.远古图腾与原始歌舞:书中首先探讨了远古图腾和原始歌舞的美,如龙飞凤舞的图腾,这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原始歌舞正是这种图腾的演习形式,体现了氏族部落的全民观念和神圣涵义。

2.青铜器艺术:接着,作者详细分析了青铜器艺术的美,尤其是殷周时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样,呈现了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们正是那个充满战争、屠杀、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

3.先秦理性精神:书中进一步探讨了先秦时期的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也构成了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先秦建筑、诗歌等艺术形式中所体现的理性精神。

4.楚汉浪漫主义:随着楚文化的崛起,书中描述了楚汉时期的浪漫主义风格。楚辞、汉赋以及汉画像石等艺术形式,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了想象混沌丰富、情感热烈粗豪的世界。

5.魏晋风度与佛教艺术:魏晋时期,人的主题和文的自觉成为重要的文化特征。书中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以及佛教艺术的发展,展示了人性的觉醒和审美的变化。

6.唐宋艺术与诗词之美:唐宋时期,艺术风格进一步演变。书中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诗词等艺术形式的美,以及它们所体现的审美理念和情感表达。

7.明清文艺与市民文化:最后,书中分析了明清时期的文艺特点,包括市民文艺的兴起、浪漫洪流的涌现以及感伤文学的出现等。同时,作者还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的美。

总的来说,《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它展示了美的多元历程和发展,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标准。

三.《美的历程》读后感

阅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我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亲历了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历程。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艺术史的一次深刻梳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美有了更加丰富的理解和感悟。

从远古的图腾和原始歌舞,到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再到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美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独特气息和精神内核。李泽厚先生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将这些美的元素一一剖析,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魏晋风度所吸引。那是一个人的主题和文的自觉突显的时代,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李泽厚先生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王羲之挥洒自如的笔墨,感受到了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魏晋风度。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和诗词,更是让我陶醉其中。王维的山水诗、苏轼的豪放词,这些经典之作在李泽厚的笔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我不仅能欣赏到诗词的美,更能理解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明清时期的市民文艺和感伤文学,则让我看到了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呈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细腻。通过阅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百态和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美的历程》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风采,更让我对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美、欣赏美,让美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关于作者

李泽厚,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影响极大,从者甚众,人称“青年导师”。90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己卯五说》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泽厚继1988年当选巴黎哲学院院士之后,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第二版),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