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三书》严耕望-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2

《治史三书》,作者:严耕望

一. 《治史三书》经典语录:

1.“我认为研究工作,为把稳起见,最好多做具体问题,少讲抽象问题。”

强调具体问题的研究比抽象问题更稳健、更易站得住脚。

2.“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

指出研究历史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有宏观视野,也要从微观入手。

3.“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个别意见),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

强调在治史过程中应坚持原则,同时保持开放心态,不拘泥于成规。

4.“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
阐述治史的方法,强调意志、心力、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

5.“目标在: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
明确治史的目标,追求真实、充实和平实的学术成果。

6.“尽量少说否定话,不要忽略反面证据。”

提醒治史者需谨慎对待否定性结论,充分考虑反面证据。

7.“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

鼓励治史者利用常见材料提出新见解。

8.“原始史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利用史料时要尽量引用原始史料。”

强调原始史料在治史中的基础性作用。

9.“学术工作之要诀‘勤、谨、和、缓、恒、定、毅、勇……’”

总结学术工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勤奋、谨慎、平和、耐心、恒心、定力、毅力和勇气。

10.“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

体现了治史者应有的生活态度和工作精神。

二.《治史三书》讲了什么?

《治史三书》是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以个人治学心得为基础,融合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等几代史学大家的治史经验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学方法论著作。该书被认为是“金针度人”的治学入门书,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全书由《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我与钱宾四先生》三本书合编而成,重点在《治史经验谈》部分。

三.《治史三书》读后感

读完《治史三书》,我深受启发,对治史的方法和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感:

严谨治学的典范:严耕望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我们树立了治史的典范。他强调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的研究方法,让我认识到治史不仅需要宏观视野,更需要从细微处入手,下深功夫。

重视原始史料:书中多次提到原始史料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治史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利用原始史料,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少说否定话,多找证据:严耕望先生提醒我们要谨慎对待否定性结论,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要充分寻找和考虑反面证据。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受益匪浅。

勤奋与毅力:书中总结的学术工作要诀“勤、谨、和、缓、恒、定、毅、勇”,让我深刻认识到治史不仅需要聪明才智,更需要勤奋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严耕望先生提出的“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让我认识到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活的平衡和内心的宁静。这种态度有助于我们在繁忙的学术研究中保持清醒和从容。

总之,《治史三书》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史学方法论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治史经验和方法,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治史应有的态度和精神。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会继续受益于这本书的指导和启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