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鲁迅-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4

《呐喊》,作者:鲁迅

一. 《呐喊》经典语录: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这句话深刻表达了希望与行动的关系,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这句话揭示了社会变革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命运,呼吁人们勇于反抗和斗争。

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这句话通过狂人的视角,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本质。

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这句话表达了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他们缺乏斗争精神的愤怒。

5.“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 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这句话通过孔乙己的形象,讽刺了旧知识分子的迂腐和自欺欺人。

6.“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 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对革命先驱的鼓励和支持。

7.“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这是对“希望”的另一种表述,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8.“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 这句话批判了国民的愚昧和麻木。

9.“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 —— 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对摆脱精神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

10.“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 这句话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精神胜利法的荒谬和悲哀。

二.《呐喊》讲了什么?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鲁迅通过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展现了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具体作品如《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药》批判了社会的迷信和麻木,《故乡》则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

三.《呐喊》读后感

阅读鲁迅的《呐喊》,我深感震撼和启发。这部短篇小说集不仅让我对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感受到了鲁迅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首先,《呐喊》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剖析。鲁迅以锋利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社会的迷信和麻木以及国民的愚昧和麻木。这些作品让我看到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苦难生活,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其次,《呐喊》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狂人的反抗精神、孔乙己的迂腐和自欺欺人、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矛盾。

最后,《呐喊》让我感受到了鲁迅作为一位文学家的伟大之处。他不仅以锋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更以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关怀呼唤着人们的觉醒和斗争。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总之,《呐喊》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对旧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感受到了鲁迅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我相信这部作品将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和前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