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作者:余华
一. 《活着》经典语录:
1.“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这句话道出了生命的无奈与必然,生命的开始与结束都不是由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
2.“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强调了生活的主观性和个体性,提醒我们要活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3.“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这句话描述了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后,接近真正活着的状态。
4.“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人们才会更加懂得人生的珍贵和时间的慈悲。
5.“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是一种充满力量的状态,它代表了我们要承担生命赋予的责任,接受并忍受现实带来的一切。
6.“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快乐是一种内在的体验,与外在的物质条件无关。
7.“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强调了时间的真实性和生命的本质。
8.“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内心的探索是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键。
9.“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这句话体现了对高尚的全新理解,即超然和对世界的同情。
10.“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活着》一书的核心主题,强调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二.《活着》讲了什么?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的故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赌光了家业变得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但回到家乡时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带着一双儿女。然而,真正的悲剧开始上演:家珍患上软骨病干不了重活,儿子有庆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城里的偏头二喜结良缘,产下一个男婴后却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凤霞死后三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在工地上因吊车出了差错被水泥板夹死;最后,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撑死。福贵经历了从富家子弟到贫农的巨大变迁,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通过福贵一生的苦难经历,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以及面对苦难时的乐观态度。
三.《活着》读后感
读完《活着》,我深受震撼。这部小说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福贵一生的苦难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福贵从一个富家子弟沦落到一贫如洗,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但他却从未放弃过生活。他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苦难,坚持活下去。这种精神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活着》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生命虽然脆弱,但只要我们坚持活下去,就能体验到生命的种种美好。无论遭遇多少磨难和困苦,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希望和未来。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此外,《活着》还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苦难面前,人们展现出了无私的爱和坚韧的意志。福贵对家人的爱、对生活的坚持都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和美好。这种正面的力量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总之,《活着》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它以平实的语言、深刻的主题和感人的情节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