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刘和平-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0

《大明王朝1566》,作者:刘和平

一. 《大明王朝1566》经典语录:

1.“任何一句话,你不说出来便是那句话的主人,你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

这句话强调了言语的力量和谨慎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说出可能会束缚自己的话。

2.“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

这句话体现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强调依靠自己的重要性。

3.“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用来办事百无一用。”

这句话批判了教条主义的弊端,指出书本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4.“做事情,不问能不能做成,要问应不应该做。”

这句话鼓励人们勇敢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被困难所吓倒。

5.“做官要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

这句话是对为官之道的深刻总结,强调要有预见性、懂得退让和顺应变化。

6.“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

这句话以讽刺的方式揭示了官场中人的虚伪和伪善。

7.“爱吵架的从来就怕两种人,一种是任你暴跳如雷他却心静如水,一种是挑你一枪,扬长而去了。”

这句话揭示了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8.“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考虑的太多,太焦虑。”

这句话鼓励人们放下过多的忧虑和焦虑,享受当下的生活。

9.“这个世上,真靠得住的就两种人,一种是笨人,一种是直人。笨人没有心眼,直人不使心眼。”

这句话表达了对真诚和直率的赞赏,认为这两种人是最可靠的。

10.“按理说,人生在世,难报之恩,就是父母之恩。”

这句话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认为父母之恩是最难以报答的。

二.《大明王朝1566》讲了什么?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由张黎执导、刘和平担任编剧的历史题材剧,又名《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嘉靖与海瑞》,改编自刘和平同名原著。该剧主要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由改稻为桑事件为引子,以海瑞与严嵩、严世蕃父子及其党羽的交锋对抗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海瑞不惧强权,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的过程。

明朝嘉靖年间,国库亏空,嘉靖皇帝为了弥补亏空,采纳了内阁首辅严嵩的建议,施行“改稻为桑”政策。该政策的施行在江浙一带引出了巨额贪污案,以海瑞为代表的正直官员毅然奋起抗争。同时,以裕王为首的清流派想借此政策的难以施行扳倒严党。在此背景下,由严嵩父子掌控的内阁、太监吕芳掌权的司礼监以及裕王为首的皇族之间展开了此起彼伏、波澜四起的政治斗争。最终因为严党过于贪得无厌,触犯了嘉靖帝的底线,严党被清查。此后,海瑞继续与嘉靖帝展开斗争,旨在唤醒嘉靖帝和明朝要以百姓为主。剧情的最后,严党倒台、严世蕃被杀头,嘉靖帝在临死前倾诉了自己的治国之道,并告诫裕王将来对付贪臣墨吏或要推行新制时,海瑞可一往无前。之后嘉靖帝驾崩,裕王朱载垕继位,国号隆庆。

三.《大明王朝1566》读后感

《大明王朝1566》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深刻反映人性、权力与道德的作品。观看这部剧后,我深受触动,以下几点是我个人的读后感:

历史的厚重感:该剧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叙事,将明朝嘉靖年间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人物的复杂性: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各有千秋。嘉靖帝的深不可测、海瑞的刚正不阿、严嵩的奸诈狡猾、吕芳的智谋深沉……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他们各自的命运和选择也引人深思。

权力的诱惑与腐蚀:该剧深刻揭示了权力的诱惑和腐蚀作用。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一旦掌握了权力,就难免会受到各种诱惑和挑战。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道德的力量:海瑞作为剧中的正面人物,他的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洁让人敬佩。他的存在证明了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现实的启示:该剧不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它让我们反思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和信念。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