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宋词三百首-拼音版《中国诗词大会》古诗词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莺啼声住。

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拼音版】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xīn qì jí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bǎo chāi fēn , táo yè dù , yān liǔ àn nán pǔ 。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pà shàng céng lóu , shí rì jiǔ fēng yǔ 。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莺啼声住。
duàn cháng piàn piàn fēi hóng , dōu wú rén guǎn , gèng shuí quàn 、 yīng tí shēng zhù 。

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bìn biān qù , yīng bǎ huā bo guī qī , cái zān yòu chóng shǔ 。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luó zhàng dēng hūn , gěng yè mèng zhōng yǔ : shì tā chūn dài chóu lái , chūn guī hé chǔ ?

却不解、带将愁去。
què bù jiě 、 dài jiāng chóu qù 。

【译文】

摘下宝钗分作两股,我们相别在桃叶古渡,江岸上柳阴迷蒙烟霭纷纷。自别后我最怕上高楼,因为十有九日天风雨袭人。满眼是让人伤心的片片落叶,这破败景象都无人去管,还有谁去劝阻黄莺催春。

对镜看我鬓边的花朵,我试着数花瓣占卜他的归期,数了多次也数不准。帷帐里灯火昏黄,我在睡梦中泣不成声:都是这春光给我带来忧愁,如今不知它又回到哪里?为什么不懂得也带走愁闷。

【评点】

本篇为闺怨词。以女子口吻写思妇离愁。

上片写登楼忆别触景伤怀。前三句词人以两个与送别有关的典故,追忆了与情人分别时的情景。“宝钗分”是古时女子的一种簪发首饰,分为两股,分别时夫妻各执一股,作为纪念。“桃叶渡”,点出两人分别的地点,晋王献之曾在此送别其妾桃叶,故称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写暮春时节江岸上柳阴迷蒙烟霭纷纷的景色,渲染了送别的凄楚的气氛。“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写别后的情景,自别后我最怕上高楼,因为十有九日天风雨袭人。与其说是怕风雨,不如说怕孤单登楼,恐怕触景生情,怕满眼是让人伤心的片片落叶。但这破败的景象“都无人去管”,还有谁去劝阻黄莺催春。词人的怨春怀人之情跃然纸上。

下片写女子苦苦企盼心上人回归、夜眠难安的苦楚。词刻画闺中女子柔媚多情、天真娇痴声情毕肖,栩栩如生。“鬓边觑,应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写女子的神态和动作,只见她对镜看自己鬓边的花朵,试着数花瓣占卜心上人的归期,但数了多次也数不准。“觑”字用得好,将女子娇懒慵倦的姿态和百无聊赖的神情,刻画得极为生动;而女子数花瓣卜归期的动作让人觉得可笑而又心酸,充分表现了女子的痴情。末六句写女子的梦呓,帷帐里灯火昏黄,她在睡梦中泣不成声:“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词人以问句的形式,将女子满腹的痴情怨语真实反映出来,表现了痴情女子为春愁所苦而又无计可施的心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