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熟悉变为陌生》,作者:齐格蒙特·鲍曼
一. 《将熟悉变为陌生》经典语录:
1.“原来的做事方式全部失效,新的方式却没有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处境。”
2.“疯狂消费后,欲望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满足?每个人为什么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3.“思想一旦被人们普遍接受,它也就死了,因为没有人会记得它来自哪里。”
4.“我从马克思那里学到很多。我依然坚持这一社会主义理念:评判一个社会的标准,在于它能否让最弱势的成员过上体面的生活。”
5.“消费社会使人难以幸福,因为它依赖的,就是我们的不幸福。”
6.“我们进入一段关系是因为我们期待从中得到满足。如果我们觉得另一个人会给我们更多的满足,我们就会结束当前的关系,开始新的关系。”
7.“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人与日用品的关系。我不会发誓对一把椅子忠诚——为什么我要发誓将这把椅子当作我的椅子,至死不渝呢?”
8.“真爱是‘我和你’彼此陪伴、成为一体的那种难以捉摸却又无法抵挡的快乐。”
9.“在爱的关系中,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对立并非不可调和。它们会统一、融合,最终不分彼此。”
10.“知识分子心系超越自己专业能力和地位的社会的普遍利益,反思社会的价值、道德和生活水平。”
二.《将熟悉变为陌生》讲了什么?
《将熟悉变为陌生》是齐格蒙特·鲍曼与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的对谈记录,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鲍曼在去世前与哈夫纳进行了四次长谈,内容涉及他毕生的工作和对当前生活的多方面思考。
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时代特征:鲍曼继续以“流动的现代性”来描述我们所处的时代,强调一切都在流动,问题也在流动。
生活各个方面:对谈涉及爱与亲密关系、身份、工作与休闲、家庭、犹太性、道德、幸福、社会、宗教、政治等多个方面,从经济危机到新型穷人,从社会责任到公民权利,从战争阴影到幸福日常等话题均有深入探讨。
深刻反思:鲍曼从不回避时代的重大问题,总是努力质疑公认的智慧和常识,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为我们提供对自己境况的新认知,改变我们对现代世界的思考方式。
社会与个体:他强调现代性带来的变化非常迅速,全球化使得社会问题直接施加在个体身上,甚至与国家无关。个体必须为自己的生活找到解决方案,同时反思社会的价值、道德和生活水平。
三.《将熟悉变为陌生》读后感
阅读《将熟悉变为陌生》后,我深受启发,对齐格蒙特·鲍曼的深刻见解和敏锐洞察力表示钦佩。以下是我的几点读后感:
对熟悉事物的重新审视:鲍曼通过对话让我们意识到,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熟悉无比的事物,其实背后隐藏着复杂的逻辑和深刻的问题。他鼓励我们跳出常规思维,以陌生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事物。
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书中对“流动的现代性”的描述让我对现代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鲍曼指出,现代性带来的不仅是便利和进步,还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我们需要学会在这种流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对个体与社会的思考:鲍曼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心系超越个人利益的社会普遍利益,反思并改善社会的价值、道德和生活水平。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体责任。
对爱与关系的独到见解:书中关于爱与关系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鲍曼指出,在爱的关系中,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并非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它们可以统一、融合。这让我重新思考了爱的本质和意义,学会了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亲密关系。
总之,《将熟悉变为陌生》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书籍,它让我对生活、社会、个体和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每一个认真阅读它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