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乔阳-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作者:乔阳

一.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经典语录:

1.“大多数时候,不要任何事物叫醒我,我自已醒来,在天黑尚未转明时。几颗残星,山林黝黑,隐约可见山脉的走向,白马雪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 ——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清晨醒来时的宁静与雪山之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宁静。

2.“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行走,静默,聆听,记录。而现在,我讲述。” —— 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作者的生活方式和写作目的,即在大自然中行走、聆听、记录,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3.“人类的著作在自然这部大书的面前显得有些可怜。” —— 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溢于言表,认为人类的作品在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4.“时间在三维空间上的叠加,还能呈现这几千万年来的变化,一棵树或许也记忆了冰川反复覆盖与消融。” ——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认为自然中的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5.“雨停的时候,马群中一只幼年的白马成为奇迹。它独自信步走着,一身日光。太阳正抚慰它的脸颊,它报以温顺眼波。” —— 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大自然中的温馨与和谐,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奇迹与美好。

6.“我不能只赞颂风景和事物的美好,在流石滩植物考察和山中生活的记述中,我屡屡穿插更多的问题:个体与系统、文明与荒野,少数族群的身份认同,环保与开发。” ——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她不仅赞美自然之美,更关注人与自然、文明与荒野之间的关系,以及环保等现实问题。

7.“我们无法漠视他们逐渐成为自己土地的局外人那种内心的惶恐。” —— 作者对当地居民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刻的理解,表达了对他们因现代化进程而逐渐失去与土地联系的担忧。

8.“风从峡谷里起来的时间,也是在两三点之后,早上峡谷吸取阳光的热量,一切逐渐升腾,上升的气流到了最高的极限,饱满和虚空同时存在,生成了风。” ——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风的生成过程,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9.“我深察自己,是否因外界制约而虚化了一个内心世界,并杜撰出巨大的热情,我鄙视虚假的热情。” —— 作者对自我有着深刻的反思,她鄙视虚假的热情,追求真实而深刻的内心体验。

10.“在雪山和雪山之间,河流从高往低,从北往南;森林沿着山脉流动,我可以清晰看到林线的蜿蜒,季风在峡谷流动。” —— 这句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让人仿佛置身于雪山与森林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二.《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讲了什么?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是乔阳的一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在滇西北村子里生活时日里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以及村里藏民的日常生活。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探讨自然、植物、山中独居、时空等话题,呈现作者亲近大自然而获得心灵净化的过程。作者通过朴素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滇西北独特的地理气候和人文历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书中不仅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还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藏民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悟。

三.《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

阅读乔阳的《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仿佛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以朴素而深情的笔触,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既恬静又充满力量的世界。在书中,雪山、冰川、森林和草甸不再是简单的风景,而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的主体。作者与这些自然元素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仿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乔阳不仅是一位观察者,更是一位思考者。她不仅记录下了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更通过深刻的反思和感悟,引导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她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初心,珍惜与自然和他人的每一次接触,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书中对藏民生活的描写也让人印象深刻。作者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藏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简单而纯粹的人际关系。这种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让人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总之,《在雪山和雪山之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滇西北的美景,更让我们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次珍贵的精神之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