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杯》,作者:张贵兴
一. 《猴杯》经典语录:
1.“猪笼草(pitcher plants),热带肉食植物,俗称‘猴杯’(monkey cups),正式名称‘忘忧草’(Nepenthes)。捕虫瓶里的汁液,清凉可口,猴子爱喝,故称猴杯。”
2.“红毛猩猩喝时,为了不搅散瓶底的虫骸,斯文秀气,好似英国淑女细啜浸泡着柠檬片的红茶。”
3.“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海伦以一种叫作nepenthe的药物酸酒,疗愈伙伴对亡魂的哀念。”
4.“在十多年囚禁中,总督在雉心目中渐趋模糊荒诞,忠邪参半,真实虚妄,变成和树上巨兽更适合生存在想象中。”
5.“女人的手肘、手掌、膝盖,乃至于手指、脚趾也长了一层厚厚的像茧的皮质……”
6.“令妹近几年来,包括怀孕期间,始终没有像人一样使用两脚,而是腹肢着地,像蜥蜴……”
7.“数千树种簇拥在一块沃土上。高矮不一的树蓬,崎岖起伏的丘原,黑色或浊黄的S型大河,大块云影像蝙蝠夜飞,稻田像龟肚子。”
8.“出入之洞如蜂巢,无所不在的马来文像捕飞禽的鸟黐,粘住雉这只迷鸟。”
9.“罗老师将果核整齐放在空壳上,吃了一壳又一壳。‘这骚货壳之硬,刺之锐,赤手空拳拿它无奈。它诱人吃它,自己却防御得密不透风,真是装模作样不可思议。’”
10.“雉日夜聆听总督尖角锐蹄冲撞出来的鼓声雷响,早已习惯那一阵干扰他睡眠和行动的金属搔刮声……”
二.《猴杯》讲了什么?
《猴杯》是马来西亚华人作家张贵兴的代表作,讲述了华人移民余氏一家四代在婆罗洲的垦殖史。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主角雉展开,他是余家第四代的长孙,在离开故乡多年后成为台湾中学老师。因妹妹阿丽怀上生父未详的私生子并在医院生子后携子失踪,雉不得不回到马来西亚寻找妹妹,同时面对家族凋敝的家园和不堪回首的往事。雉的回归之旅不仅是对妹妹的寻找,更是一次身份寻根和生命意义的探索。
小说通过雉的视角,展现了余家在婆罗洲的奋斗史和与当地土著达雅克族的恩怨纠葛。余家作为华人移民,在努力融入马来西亚社会的同时,也经历了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小说中的“总督”——一头凶猛的马来犀牛,不仅是余家的象征,也预示着余家最终的灭亡。
《猴杯》的叙事空间在台湾与马来西亚之间移换,穿梭在往昔与当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探讨了身份认同、文化冲突、人性善恶等深刻主题。
三.《猴杯》读后感
阅读《猴杯》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文学之旅。张贵兴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洞察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野性的婆罗洲世界。小说中,余家四代人的命运与婆罗洲的热带雨林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和家族的悲剧,更是对人性、文化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首先,我被小说中丰富而细腻的自然描写所吸引。张贵兴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婆罗洲热带雨林的壮丽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土地上。同时,他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紧凑而引人入胜。余家的发家史、与达雅克族的恩怨纠葛、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等情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网络。读者在跟随雉的寻亲之旅中,不仅感受到了情节的紧张与刺激,更深刻地思考了身份认同、文化冲突等主题。
最后,我认为《猴杯》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张贵兴通过余家四代人的命运沉浮,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贪婪与救赎。他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多样。小说中的“猴杯”不仅是一个象征性的物品,更是对人性欲望的一种隐喻。通过这个故事,张贵兴提醒我们要珍惜内心的宁静与纯洁,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总之,《猴杯》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婆罗洲热带雨林的神秘与壮丽,更让我们在思考人性、文化和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