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写室》,包慧怡
一. 《缮写室》经典语录:
1.“所有的苦痛均来自对别处和未来的强迫性虚构。未来是圆周上与此刻以及千万个过去毫无二致的一枚斑点。”
2.“缮写室文化——或曰手抄本文化——使得博尔赫斯笔下的通天塔图书馆不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张实实在在的、由书籍及其互文性叠织而成的巨网。”
3.“书中超过一半的文章写于25岁之前,最早的一篇(《身为艺术家的批评家》)写于20岁。然而,同样可怕而正确的一件事是……”
4.“他们是多年来活跃于我心灵缮写室中的隐形人。而我写下关于他们的文字时,也处于自己(作为一名写作者)的软蜡期。”
5.“对于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王尔德、‘珍珠’诗人、安吉拉·卡特、甚至米开朗琪罗的珍视与读解,不仅呈现出作为手艺人论手艺的精妙细腻,更表现出以写作这门手艺为自己在这流离溃散的世界筑造真正之家的努力。”
6.“我的手因握笔而麻木,我的鹅毛笔生着锥形尖,从它的鸟喙中汩汩溢出甲虫般闪亮的蓝黑墨水。”
7.“进入缮写室(scriptorium),这个打开门的动作同时是对外面的世界阖上门。”
8.“缮写室文化,使得博尔赫斯笔下的通天塔图书馆不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张实实在在的、由书籍及其互文性叠织而成的巨网。”
二.《缮写室》讲了什么?
《缮写室》是包慧怡所著的一本私人文学地理,也是一部阅读笔记。这本书并非关于中古手抄本或缮写员的历史记录,而是作者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影响深远的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刻解读与感悟。书中,包慧怡以诗人和学者的视角,探讨了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王尔德、安吉拉·卡特等文学巨匠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如何以文字为工具,在流离溃散的世界中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书中也穿插了对“珍珠”诗人、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及作品的珍视与读解,体现了作者作为手艺人论手艺的精妙细腻。
《缮写室》不仅是一部关于阅读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知识积累与心灵触动的作品。它以缮写室为象征,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由书籍及其互文性叠织而成的巨网,体验阅读的无限魅力和深邃思考。
三.《缮写室》读后感
读完包慧怡的《缮写室》,我仿佛跟随作者一同踏入了一座由书籍构建的宏伟殿堂。这本书不仅是对经典文学的致敬,更是对阅读本身的一次深刻反思与礼赞。
首先,我被作者对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所折服。她以诗人的敏感和学者的严谨,深入剖析了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看到了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和情感色彩。同时,她对“珍珠”诗人、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的解读也让我感受到了跨领域知识的魅力与碰撞。
其次,《缮写室》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的意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被各种碎片化信息所包围,而忘记了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好书的重要性。包慧怡以缮写室为象征,提醒我们阅读是一种需要专注和耐心的精神活动,它能够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抵御外界的喧嚣与浮躁。
最后,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包慧怡以写作这门手艺为自己筑造真正之家的努力让我深受感动。我意识到,无论是阅读还是创作,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和表达。只有不断积累知识、磨砺技艺、深入思考,才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缮写室》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领略了文学的魅力与深度,更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跟随包慧怡的脚步,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