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消失》韩炳哲-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他者的消失》,作者:韩炳哲

一. 《他者的消失》经典语录:

  1. “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
  2. “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扩散之势愈演愈烈。”
  3. “使社会体害病的不是异化、退隐、禁令和压制,而是过度交际、过度信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
  4. “如今的时代标志不是由他者带来的压迫,而是由同者造成的抑郁。”
  5. “他者的否定性给了同一者一个轮廓与尺度,没有了这一否定性,同质化便会滋长。”
  6. “自恋者不断地揉搓、扭曲他者,直至在他者身上再度辨认出自己的模样。”
  7. “在真实性的强迫下,‘我’不得不去‘生产自己’。”
  8. “他者的真实性更加强了社会的一致性,它只允许体制框架内差异的存在,即多样性。”
  9. “数字化媒体是‘去身体化’的,它遮蔽了目光的交流,夺走了声音的‘纹理’。”
  10. “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

二.《他者的消失》讲了什么?

《他者的消失》是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的作品,主要探讨了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人们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陷阱之中,从而迷失自我、丧失边界,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现象。

书中,韩炳哲首先提出了“他者”与“同者”的概念。他指出,“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立的概念,是“自我”的参照物,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泛滥、唾手可得,人们更容易无视他者的存在,导致视野日渐狭窄,最终陷入“同者”的肯定性之中。

韩炳哲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同质化现象对社会体造成的侵害。他认为,使社会体害病的不是异化、退隐、禁令和压制,而是过度交际、过度信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这些现象导致人们越来越难以保持独立思考和个性,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自恋式地“生产自己”的现象。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为了获取他人的关注与认可,不得不“生产”自己、“经营”自己、“展示”自己。这种自恋式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同质化现象,使人们越来越难以保持真实和个性。

三.《他者的消失》读后感

阅读《他者的消失》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让我对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韩炳哲在书中深刻揭示了同质化现象对个体和社会的侵害。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是如何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个性的。这种同质化现象不仅让我们难以保持真实和个性,还可能导致我们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书中关于“他者”与“同者”的探讨也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他者”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保持个性的重要参照物。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往往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陷阱之中,无视他者的存在,导致视野日渐狭窄。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边界,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保持个性。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自恋式地“生产自己”的现象。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行为模式。有时候,我们为了获取他人的关注与认可,会不自觉地陷入自恋式的行为之中。这种行为不仅让我们失去了真实和个性,还可能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荣心所驱使,以真实和个性面对他人和自己。

总的来说,《他者的消失》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它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问题所在。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边界,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保持个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