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孙晧世,淮南内史朱诞,字永长,为建安太守(1)。诞给使妻有鬼病(2),其夫疑之为奸。后出行,密穿壁隙窥之,正见妻在机中织,遥瞻桑树上,向之言笑。给使仰视树上,有一年少人,可十四五,衣青衿袖,青幧头(3)。给使以为信人也,张弩射之,化为鸣蝉,其大如箕,翔然飞去。妻亦应声惊曰:“噫!人射汝。”给使怪其故。后久时,给使见二小儿在陌上共语。曰:“何以不复见汝?”其一即树上小儿也,答曰:“前不遇为人所射,病疮积时。”彼儿曰:“今何如?”曰:“赖朱府君梁上膏以傅之,得愈。”给使白诞曰:“人盗君膏药,颇知之否?”诞曰:“吾膏久致梁上,人安得盗之?”给使曰:“不然。府君视之。”诞殊不信,试为视之,封题如故。诞曰:“小人故妄言,膏自如故。”给使曰:“试开之。”则膏去半。为掊刮(4),见有趾迹。诞因大惊,乃详问之。具道本末。
【注释】
(1)建安:古郡名。郡治在今福建建瓯。
(2)给使:供役使的人。
(3)幧头(qiāo):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4)掊(póu):以手,爪或工具扒物或掘土。
【译文】
吴末帝孙晧时,淮南内史朱诞,字永长,任建安太守。朱诞手下给使的妻子被鬼魅迷惑,她的丈夫怀疑她和人通奸。后来他外出,悄悄回来凿穿墙缝偷看,恰好看见他的妻子正在织布,远远望着桑树上面,朝那里说笑。给使仰望树上,有一少年,大约十四五岁,穿着青色夹衣,戴着青色头巾。给使以为真是人,拉弓射他。少年人变成一只鸣蝉,像簸箕那么大,回旋着飞走了。他的妻子也随着声音惊叫:“噫!有人射你。”给使很奇怪她为什么这样。后来过了很久,给使看见两个小孩在路上说话。一个说:“为什么一直没再见到你?”其中一个就是树上的小孩,回答说:“前段时间不幸被人射中,受伤病了很久。”那个又问:“现在怎么样了?”回答说:“全靠朱府君家梁上的药膏来敷抹,得以痊愈。”给使禀告朱诞说:“有人偷您的药膏,您知不知道?”朱诞说:“我的药膏放在屋梁上很久了,别人怎么能偷到它?”给使说:“不是这样。您看看它。”朱诞完全不相信,试着去查看,封口的题签还是原来的样子。朱诞说:“小人故意乱说,药膏自然还是原来的样子。”给使说:“试着打开它。”膏药已经少了一半,是用爪子刮掉的,看得见脚趾的印迹。朱诞于是大吃一惊,这才详细询问这件事。给使一一叙述了事情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