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札吏-《聊斋志异》卷十一

游击官某 [1] ,妻妾甚多。最讳某小字 [2] ,呼年曰岁,生曰硬,马曰大驴,又讳败曰胜,安为放。虽简札往来 [3] ,不甚避忌,而家人道之,则怒。一日,司札吏白事 [4] ,误犯,大怒,以研击之 [5] ,立毙。三日后,醉卧,见吏持刺入 [6] 。问:“何为?”曰:“‘马子安’来拜。”忽悟其鬼,急起,拔刀挥之。吏微笑,掷刺几上,泯然而没。取刺视之,书云:“岁家眷硬大驴子放胜 [7] 。”暴谬之夫,为鬼揶揄,可笑甚已!

【注释】

[1] 游击:清代武官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

[2] 小字:乳名,小名。

[3] 简札:书信。

[4] 司札吏:主管书信文墨的胥吏。白:禀白,言事。

[5] 研:通“砚”。

[6] 刺:名帖。

[7] 岁家眷硬大驴子放胜:这是避某所讳而写的一份拜帖。正常的写法应是“年家眷生马子安拜”。科举时代同年登科者,互称“年家”。眷生,旧时两家通婚后,尊长对姻亲晚辈的自称。“拜”与“败”同音,讳作“胜”。

【译文】

有一个游击官,妻妾成群。他最忌讳别人称他的小名,因此把“年”称作“岁”,“生”称作“硬”,“马”称作“大驴”,又把“败”称作“胜”,“安”称作“放”。虽然书信往来,不是很忌讳,但如果家人说了该忌讳的字,他就会发火。一天,主管书信的小吏报告事情时,无意中犯了忌讳,游击官大怒,用砚台打小吏,一下子将他打死了。三天以后,游击官喝醉了酒睡觉,只见那个小吏拿着拜帖进来。游击官便问道:“有什么事?”小吏说:“‘马子安’前来拜访。”游击官忽然醒悟过来,知道小吏是鬼,急忙起身,拔刀向他砍去。小吏微笑着把拜帖扔到桌子上后,就突然消失了。游击官取过拜帖一看,见上面写道:“岁家眷硬大驴子放胜。”这种凶暴荒谬的人,被鬼嘲弄,真是可笑极了!

牛首山一僧 [8] ,自名铁汉,又名铁屎。有诗四十首,见者无不绝倒。自镂印章二 [9] ,一曰“混帐行子” [10] ,一曰“老实泼皮” [11] 。秀水王司直梓其诗 [12] ,名曰牛山四十屁,款云:“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不必读其诗,标名已足解颐 [13] 。

【注释】

[8] 牛首山:位于南京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北连翠屏山、南接祖堂山,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等自然景观及宏觉寺、弘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自梁代到明代的千馀年间,牛首山一直是寺庙的聚集之地。

[9] 镂(lòu):刻。

[10] 混帐行子:品行恶劣的人。谓人言行无理无耻。

[11] 泼皮:流氓,无赖。

[12] 秀水:地名。在浙江嘉兴北。梓:刻印,出版。

[13] 解颐:开颜欢笑。颐,面颊。

【译文】

牛首山有个和尚,自己起名叫铁汉,又叫铁屎。他写了四十首诗,读过的人无不大笑,不能自持。他自己刻了两方印章,一方刻的是“混帐行子”,另一方刻的是“老实泼皮”。秀水人王司直将他的诗刻印出来,题名为“牛山四十屁”,落款则是“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不用读里面的诗,光是这题名和落款已经足以让人开怀大笑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