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明·冯梦龙-pdf,txt,mobi,azw3,kindle,epub,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关注公众号:日读一页书,首页回复数字023或者书名《警世通言》,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警世通言》:穿越古今的智慧之光

在浩瀚的中华文学宝库中,有一部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魅力穿越历史的长河,至今依然熠熠生辉,这便是明代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作为“三言二拍”之一,《警世通言》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本蕴含深刻人生哲理与道德教诲的宝典,它以故事的形式,寓教于乐,警世醒人。

故事为媒,传递智慧

《警世通言》收录了四十篇短篇小说,每一篇都独立成章,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鲜明,从市井小民到王公贵族,从爱情纠葛到忠孝节义,无所不包。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社会,道德的深刻剖析。它们或讽刺贪婪自私,或颂扬忠贞不渝,或警示盲目跟风,或鼓励自强不息,每一则故事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处世的哲理。

道德教化,警世醒人

《警世通言》之所以被称为“警世”,正是因为它不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传达出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书中许多故事都带有浓厚的劝善惩恶色彩,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通过蒋兴哥与王三巧的爱情波折,告诫人们珍惜眼前人,勿让猜疑和冲动毁了幸福;《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则揭示了真相总会大白,作恶者终将受到惩罚的道理。这些故事寓教于乐,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又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引导人们向善,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

跨越时代,历久弥新

尽管《警世通言》成书于数百年前,但其蕴含的智慧与价值并未随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因时代的变迁而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在今天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人们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忽略内心的声音。《警世通言》中的故事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世界的建设,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人性的善良与纯真。

总之,《警世通言》是一部值得每个人细细品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教会我们如何识人辨事,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与自省。无论你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对生活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朋友,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和感悟。让我们一起翻开这部古老而又常新的书籍,让智慧的火花照亮我们的心灵之旅。

是时八月望日,大营斋会,遍召里人,及诸亲友并门弟子,长少毕集。至日中,遥闻音乐之声,祥云缭绕,渐至会所。羽盖龙车,仙童彩女,官将吏兵,前后拥护。前采访使崔子文、段丘仲二仙又至,真君拜迎,二仙复宣诏曰:“上诏学仙童子许逊:功行圆满,已仰潜山司命官,传金丹于下界,返子身于上天。及家口厨宅,一并拔之上升。着令天丁力士与流金火铃,照辟中间,无或散漫。仍封远祖许由,玉虚仆射;又封曾祖许琰,太微兵卫大夫,曾祖母太微夫人;其父许肃,封中岳仙官,母张氏封中岳夫人。钦此钦遵,诏至奉行!”真君再拜受诏毕。崔子文曰:“公门下弟子虽众,惟陈勋、曾亨、周广、时荷等外,黄仁览与其父,烈与其母,共四十二口,合当从行。余者自有升举之日,不得皆往也。”言罢,揖真君上了龙车,仙眷四十二口同时升举。里人及门下弟子,不与上升者,不舍真君之德,攀辕卧辙,号泣振天,愿相随而不可得。真君曰:“仙凡有路可通,汝等但能遵行孝道,利物济民,何患无报耶!”真君族孙许简哀告曰:“仙翁拔宅冲升,后世无所考验,可留下一物,以为他日之记。”真君遂留下修行钟一口,并一石函,谓之曰:“世变时迁,此即为陈迹矣。”真君有一仆名许大者,与其妻市米于西岭,闻真君飞升,即奔驰而归。行忙车覆,遗其米于地上,米皆复生,今有覆米冈、生米镇犹在。比至哀泣,求其从行。真君以彼无有仙分,乃授以地仙之术,夫妇皆隐于西山。仙仗既举,屋宇鸡犬皆上升,惟鼠不洁,天兵推下地来。一跌肠出,其鼠遂拖肠不死。后人或有见之者,皆为瑞应。又坠下药臼一口,碾毂一轮,又坠下鸡笼一只,于宅之东南十里。又许氏仙姑,坠下金钗一股,今有许氏坠钗洲犹在。时人以其拔宅上升,有诗叹美云:

慈仁共羡许旌阳,惠泽生民耿不忘。

拔宅上升成至道,阳功阴德感苍苍。

仙驾飞空渐远,望之不可见,惟见祥云彩霞,弥漫上谷,百里之内,异香芬馥。忽有红锦帷一幅飞来,旋绕故地之上。却说真君仙驾经过袁州府宜春县栖梧山,真君乃遣二青衣童子下告王朔,具以玉皇诏命,因来相别。王朔举家瞻拜,告曰:“朔蒙尊师所授道法,遵奉已久,乞带从行!”真君曰:“子仙骨未充,止可延年得寿而已,难以带汝同行。”乃取香茆一根掷下,令二童子授与王朔,教之曰:“此茆味异,可栽植于此地,久服长生。甘能养肉,辛能养节,苦能养气,咸能养骨,滑能养肤,酸能养筋,宜调和美酒饮之,必见功效。”言讫而别。王朔依真君之言,即将此茆栽植,取来调和酒味服之,寿三百岁而终。今临江府玉虚观即其地也,仙茆至今犹在。真君飞升之后,里人与其族孙许简,就其地立祠,以所遗诗一百二十首,写于竹简之上,载之巨筒,令人探取,以决休咎。其修行钟、药毂、药臼、石函等事,并宝藏于祠。后改为观,因空中有红锦帷飞来旋绕,故名曰游帷观。

真君既至天庭,玉帝升殿,崔子文、段丘仲二仙引真君与弟子等听候玉旨。玉帝宣入朝见,真君扬麈拜舞,俯伏金阶下,上表奏曰:“臣许逊庸才劣质,虽有咒水行符馘毒之功,盖亦赖众弟子十一人之力。今弟子之中止有陈勋、曾亨、周广、时荷、黄仁览、烈六人,已蒙圣恩超升天界。更有吴猛、施岑、甘战、钟离嘉、彭抗五人,未蒙拔擢,诚为缺典。望乞一视同仁,宣至天庭,同归至道。”玉帝见奏,即传玉旨差周广为使,赍传诏旨,令吴猛等五人同日上升。周广即拜辞玉帝,赍诏下宣,是时乃晋宁康二年,九月初一日也。吴猛时年一百八十六岁,见真君上升,己不与从,心曲怏怏。正与施岑、甘战、钟离嘉、彭抗四道友同归西宁,聚义修炼。只见周广赍诏自天而下,众相见毕,动问其下界之故。周广曰:“吾师朝见玉帝,奏上帝诸位仙友多助仙功,未得上升,恳求玉帝超擢。玉帝即差广赍诏旨令五君上升,同归至道。”五人听言大喜,各乘白鹿车,白昼冲升。今有吴仙村吴仙观,是其飞升之处。然真君所从游者三千余人,其有功有行而得上升者,通吴君十有一人焉耳。真君领弟子朝见玉帝毕,玉帝各授以仙职,遂率群弟子拜谒太师祖孝悌明王卫弘、师祖孝明王兰公、师傅谌母已毕,又谢了三官金星保奏之功。真君又荐举故人许都胡云、云阳詹二人,皆有道之士,玉帝皆封真人之号,不在话下。

却说真君自升仙后,屡显神通。隋炀帝无道,烧毁佛祠,乃将游帷观废毁。唐高宗永淳年间,遂命真人胡惠超重新建之。至宋太宗、仁宗皆赐御书,真宗时赐改游帷观曰玉隆宫。至宋代政和二年,徽宗忽得重疾,面生恶疮。昼寝恍然一梦,见东华门有一道士,戴九华冠,披绛章服,左右童子,持剑导前,来至丹墀稽首。帝疑非人间道士,因问曰:“卿是何人?”道士对曰:“吾为许旌阳,权掌九天司职。上帝诏往西瞿耶国按察,经由故国,知主上患疾,特来顾之。”帝曰:“朕患毒疮,诸药不能愈,卿有药否?”道士即取小瓢子倾药一粒,如绿豆子大,呵气抹于徽宗疮上,遂揖而去。且曰:“吾洪都西山弊舍,久已零落,乞望圣眼一瞻为幸!”帝豁然而寤,觉满面清凉,以手摩之,疮遂愈矣。乃令近臣将图经考之,见洪州西山有许旌阳遗迹,诏造许真君行宫,改修玉隆宫。仍添“万寿”二字。塑真君新像,尊号曰神功妙济真君。许真君所遗之物,皆有神护守,不可触犯。如殿前手植柏树,其荣瘁常兆本宫盛衰,翦叶煮汤,诸病可愈。井中铁树,唐严撰作洪州牧,心内不信,令人掘发,俄然天变,忽有迅雷烈风,江波泛溢,城郭震动。撰惧,叩头悔谢,久之而后止。又强取修行钟,置之僧寺,击之声哑如土木。撰坐寐,见神人叱责,醒觉,而送钟还宫。又碾轮、药臼,州牧徐登令取至府观之,犹未及观,遂乃飞去还宫。又石函,唐朝张善安窃据洪州,强凿开其盖,内册朱书数字云:“五百年后强贼张善安开凿之。”善安看毕,恐惧遂磨洗其字,终不泯灭。因藏其盖,其字尚留函底。宋高宗建炎间,金人寇江左,欲焚毁宫殿。俄而水自楹桷喷出,火不能烧,虏酋大惊,乃彻兵而去。皇明列圣,元加寅奉,敕赐重修宫殿,真君屡出护国行医。正德戊寅年间,宁府阴谋不轨,亲诣其宫,真君降箕笔云:

二二两两两二二,杀尽江南一檐耽。

荷叶败时黄菊绽,大明依旧镇江山。

后来果败。诸灵验不可尽述。后人有诗叹云:

金书玉检不能留,八字遗言可力求。

试看真君功行满,三千弱水自通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