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天下:普天下,泛指全国,或国家政权。全书出现六十一次之多。 恶(è):丑。已:通“矣”,下同。 倾:倾斜,此指依靠。又帛书作“盈”,竹简本作“浧”(yǐng);或说此为“呈”字通假。 音:此处指单声。声:此处指和声。 圣人:聪明睿智为圣,修养达到至高境界者称为圣人。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就显露出丑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就显露出不善来了。因此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辅成,长与短互相显现,高与下互相依靠,音与声互相谐和,前与后互相随从。因此圣人依照“无为”的原则办事,实行“不言”的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去干涉,让它们生长而不占为己有,万物有所为而不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因此功绩也就不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