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上德:至德,盛德。亦指体道、得道者。 下德:下位之德。亦指未体道者。 上仁:至高之仁。 上义:最高之义。 上礼:最高之礼。 攘臂:捋袖伸臂,是振奋或发怒的样子。《广韵》:“揎袂出臂曰攘。”扔:引,拉,拽。 华:虚华,浮华。 大丈夫:指怀道、得道之人。
【译文】
上德的人不自以为是德,因此真正有德;下德的人想要不失去德,因此反而无德。上德的人无为而治,是任其自然,无意去作为;下德的人是有为而治,去有意作为。上仁的人有作为,而无意去作为。上义的人有作为,而有意去作为。上礼的人去作为,没有人响应,就伸出胳膊强力拉拽他人顺从。所以失去道而后讲德,失去了德而后讲仁,失去了仁而后讲义,失去了义而后讲礼。礼是忠信的浮薄,是带来混乱的祸首。先知觉的人,是道的虚华,是愚蠢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处于厚道,不居于浮薄;处于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彼而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