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退缩》,作者:约翰·斯坦纳
一.《精神退缩》经典语录10条
1.精神退缩提供的解脱是以隔离、停滞和撤回为代价的。
2.精神退缩空间会被视为一个残酷的地方,病人会意识到这种情况如死一般的性质。
3.精神退缩既是一种破坏性的表现,又是对进一步导致更大破坏性的防御。
4.精神退缩空间会被理想化,并被视为一个愉悦甚至理想的避风港。
5.精神退缩的特征之一是,病人避免与分析师接触,同时避免与现实世界接触。
6.精神退缩的状态是会移动的,很多病人出现进展后反而会恶化。
7.退缩通常是一个休息的地方,可以缓解焦虑和疼痛,但只有当病人从退缩中走出来时,真正的进展才可能发生。
8.精神退缩如果系统化、结构化的话,则被称为人格病理组织。
9.在精神退缩中,病人被卡住了,切断了联系,无法触及,它产生于一个强大的防御系统的运作。
10.病理性人格组织可以被用来修补自我受损的部分。
二.《精神退缩》讲了什么?
《精神退缩》是英国精神分析协会精神分析师约翰·斯坦纳的一本重要著作,出版于2023年。这本书详细阐释了精神退缩理论及其依赖的病理组织,并用案例和故事说明了它们的运作机制与方式。
斯坦纳在书中指出,精神退缩是病人在面对某些难以承受的应激情况后,会缩回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心理舒服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隐喻,是病人习惯建构的一种反应机制,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算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精神退缩的状态下,病人会避免与分析师以及现实世界接触,这种现象在变态的、精神病性的和边缘型的病人中最为明显。
斯坦纳还强调,精神退缩提供的解脱是以隔离、停滞和撤回为代价的。如果病人长时间或反复陷入精神退缩状态,就会导致其发展受阻。因此,对于精神分析师来说,如何分辨病人与现实接触的时刻,并掌握这些时刻与病人工作,是治疗中的关键。
此外,斯坦纳还探讨了人格病理组织与精神退缩的关系。他认为,当精神退缩成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时,就形成了具有病理性的人格病理组织。这些组织作为抵御无法忍受的内疚的防御方式,描述了可逆的人格分裂机制。
三.《精神退缩》读后感
读完《精神退缩》后,我深感这本书对于理解人类心理机制的复杂性有着重要意义。
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我对精神退缩这一心理现象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我意识到,精神退缩并不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更是人类在面对无法承受的应激情况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然而,当这种机制过度使用或成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时,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斯坦纳在书中对于精神分析师的角色和责任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强调,精神分析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同理心,以便准确地把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并引导他们走出精神退缩的困境。这让我对精神分析师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我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精神退缩》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学经典之作。它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也为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