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正常》罗伊·理查德·格林克-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谁都不正常》,作者:罗伊·理查德·格林克

一.《谁都不正常》经典语录10条

1.“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常,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挣扎。”

2.“精神疾病不应是污名,而是需要理解和治疗的疾病。”

3.“文化创造了‘正常’的概念,也创造了‘不正常’的偏见。”

4.“战争、灾难和资本主义体制共同塑造了我们对精神疾病的认知。”

5.“‘正常’只是社会的一种期待,而‘不正常’只是偏离了这种期待。”

6.“精神疾病患者不应被边缘化,而应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包容。”

7.“神经多样性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

8.“污名机制剥夺了精神疾病患者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权利。”

9.“启蒙运动虽然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也加深了对精神疾病的负面理解。”

10.“‘正常’和‘不正常’只是文化中的可变态度,它们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二.《谁都不正常》讲了什么?

《谁都不正常》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著名人类学教授罗伊·理查德·格林克所著的书籍。这本书集格林克家族四代学者的工作经历和研究成果,从资本主义体制、战争和精神疾病的医疗化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精神疾病概念发明的历史、污名机制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不公、战争和灾难给人带来的心理创伤及精神科在诊治方面的发展。

书中分析了将身体和精神割裂而加以观察、诊治的视角和观点,并描述了神经多样性给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和创造性。作者通过走访许多专业人士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梳理了美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历史、学术界在精神疾病术语方面的发展和消除污名现象的努力,调查了不少普通患者的疾病经历和心路历程,旨在消除长期以来一直笼罩在精神疾病周围的耻辱感,驱散保密和沉默给精神疾病患者带来的伤害。

三.《谁都不正常》读后感

读完《谁都不正常》后,我深感震撼。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精神疾病的历史和现状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偏见和包容的深刻反思。

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污名的社会中。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被边缘化、歧视和排斥,他们的痛苦和困境往往被忽视和误解。而这本书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疾病患者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