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来看我》,作者:扎比内·韦里·冯·利蒙
一.《心理医生来看我》经典语录10条
1.当外界现实与某人内心的期待相去甚远时,他就会陷入混乱。
2.人类的期待和需求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都会导致心理问题,只有当“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生病。
3.想要获得自我价值感,关键是要建立好稳固的、准确的“内部评价体系”,通过内生的力量去获取价值感,而非通过不稳固的、不准确的外部力量。
4.寻求好的依恋关系是人的本能,而如果依恋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从其他地方去寻求替代,比如成瘾性物品。
5.没有掌控感,人就会感到焦虑。持续性的焦虑会导致一个人无法体验安全感。
6.自主性得不到维护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习惯被动攻击的人,在儿童时期自主性多多少少都受到过限制。
7.关注自己的舒适十分必要,而且很有意义。“追求快乐,拒绝无趣”并不是过度自私的代表。
8.在完美主义和权力占有欲的背后是对认同感的苦苦追寻,而仇恨的背后则是屈辱的经历,施暴的背后是被伤害,偏见的背后是内心的焦虑。
9.很多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前提在于我们要采用全新的视角。
10.我们为身体做了那么多事情,却唯独忽略了心灵;当我们的心得到照顾时,它会非常感激。
二.《心理医生来看我》讲了什么
《心理医生来看我》是德国心理学家扎比内·韦里·冯·利蒙所著的一部心理学佳作。书中,作者结合临床案例以及众多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用轻松有趣的笔调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露了大脑和情绪的秘密,解释了心理机制的运作与需求,并针对各种心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书中阐释了常见的脑科学名词,介绍了多种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还深入分析了普通人的真实案例。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情绪的运作机制以及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慌、忧郁、自恋、上瘾、偏执、过劳、依赖症、强迫症、社交恐惧、职业焦虑、情绪低迷、强迫障碍等)的成因。
作者将人类的基本需求分成了四类:实现自我价值、拥有依恋关系、拥有掌控感和自主性、追求快乐和拒绝无趣。并围绕这四种基本需求,详细探讨了当它们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可能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心理医生来看我》读后感
阅读《心理医生来看我》是一次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心灵之旅。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心理困境。
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严谨的科学研究,向我展示了大脑和情绪的复杂运作机制。我了解到,当我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作者提出的四种基本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拥有依恋关系、拥有掌控感和自主性、追求快乐和拒绝无趣,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反思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并尝试寻找改进的方法。例如,在自我价值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建立稳固的“内部评价体系”,通过内生的力量去获取价值感,而不是过分依赖外界的评价。在依恋关系方面,我意识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连接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努力加强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此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心理调适方法。这些方法既科学又实用,让我在面对心理困境时有了更多的应对策略。我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总的来说,《心理医生来看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心理学著作。它不仅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心理困境。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