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之心》,作者:达里安·利德
一.《摇摆之心》经典语录10条
1.躁郁,究竟是让我们感到真正地“活着”,还是在将我们推入深渊?
2.情绪如同钟摆,在黑暗与光明间来回摆动。
3.上一秒还是狂喜和兴奋,下一秒却变得绝望和沮丧。
4.满脑子都是新点子,精力过剩甚至过度活跃。
5.变得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慷慨,大肆挥霍钱财。
6.躁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场无尽的摇摆,面对他人和自我时,偶尔是恶魔,偶尔是天使。
7.躁狂就像一枚火箭,壮丽地轰鸣着,不可阻挡地升入太空,然后在一阵火光、浓烟和碎片中解体。
8.过分强调躁郁症患者的创造力,对那些不写作、不雕刻、不绘画也不征服世界的普通患者来说,实在是不仁慈和污名化的。
9.躁郁症患者的利他主义、牺牲逻辑,以及他们观察世界时温和无害的性质都表明,他们有一种信念:世界是慷慨而真诚的,且他人是良善的。
10.当躁郁症患者处于躁狂中,即使喝一杯葡萄酒,也会为那些被压碎的可怜葡萄而心碎。
二.《摇摆之心》讲了什么
《摇摆之心:理解躁郁》是英国作家和精神分析师达里安·利德的作品,主题是躁郁症,也称为双相障碍,一种表现为情绪极端波动的精神疾病。
在书中,作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结合文学、电影、文化史等视角,对躁郁症的起源、发展、诊断、治疗、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书中不仅揭示了躁郁症患者的心理世界,还挑战了过往医学史对躁郁症的定义和阐释。
利德在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文笔,描述了躁郁症患者如何在狂喜与绝望之间挣扎,以及他们如何努力应对这种极端情绪的挑战。同时,他也对现代精神医学对躁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质疑,认为当前的方法可能过于依赖药物,而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躁郁症在当代社会的爆发性增长,以及这种增长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利德认为,躁郁症不仅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更是当代社会心理状态的反映。
三.《摇摆之心》读后感
读完《摇摆之心:理解躁郁》这本书,我深受触动。作者达里安·利德以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躁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
书中对躁郁症的描述生动而深刻,让我仿佛置身于患者的情绪波动之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与挣扎。利德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文笔,展现了躁郁症患者如何在狂喜与绝望之间徘徊,以及他们为了应对这种极端情绪所付出的努力。
这本书也让我对躁郁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过去,我可能只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情绪障碍,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躁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它涉及多个层面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
同时,书中对现代精神医学的批评也让我深思。利德认为,当前对躁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过于依赖药物,而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提醒我们,在应对心理疾病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摇摆之心:理解躁郁》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躁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心理疾病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