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博·雅各布森-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作者:博·雅各布森

一.《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经典语录10条

1.现象学研究的是现象本身,它让人们尝试去感知一个人、一件事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想当然地看待一切。

2.童年的角色就是,成年人利用它来定义自己现在是谁。

3.极度快乐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人感觉所有重要的需求都已得到满足,所有重要的目标都已经达到。

4.深度幸福则是一种持续的平衡状态,一方面是个人的愿望、目标和需要,另一方面是周围环境或外部世界。

5.分离(isolation)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层面是孤单的,分离可以是强加于你的,也可以是你自愿的;因此,它可以伴随着不同的情绪状态。

6.决断的特点是果断、坚定和决心,决断意味着清晰性,它往往是在艰难的生活经历之后形成的。

7.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我们能够反思自身的生物性以及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能够与人谈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决定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8.寂寞是这样一种感受:当你非常想要和别人在一起时,却只能依靠自己,独自承受命运。

9.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你能够自由和开放的与这个世界相遇,能够把生活中的欢乐和痛苦融入到与这个世界的持久关系中,这种关系特征是“从容快乐的平静”。

10.存在是一个真空,每个人都必须在其中为自己构建出生活的意义。

二.《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讲了什么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是一本由丹麦心理学家博·雅各布森撰写的深入探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作品。这本书通过详尽的章节安排,邀请读者探索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多个维度,旨在引导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自身和周围世界。

书中内容共分为七章,每章围绕一个核心存在主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了这些议题如何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这些议题包括幸福与痛苦、爱与孤独、成功与逆境、死亡焦虑、责任和意义等。作者不仅论述了理论观点,还提供了实际的案例研究和治疗例子,使理论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易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此外,博·雅各布森还利用其在心理学和存在主义研究中的丰富经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的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他通过探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强调了个人自由选择的重要性和承担个人责任的必要性。同时,他也触及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个人生活的深层次意义和目标。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读后感

阅读《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这本书不仅为我打开了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大门,更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对幸福与痛苦的探讨让我意识到,幸福并非总是与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成正比,而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痛苦也并非总是负面的,它可以是成长的契机,促使我们反思和改变。同时,作者对于爱与孤独的反思也让我深受触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因为忙碌和孤独而感到焦虑,但真正的爱需要彼此的身心在场,需要给予和接受。这种关系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够让我们在孤独中找到力量。

此外,书中对于责任和意义的讨论也让我陷入了深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责任,而这些选择和责任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我们也需要为自己构建一个有意义的生活,这需要我们在不断反思和探索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总的来说,《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心理学著作。它不仅让我对存在主义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不断前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