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太史超 [1] ,记前世为峨嵋僧 [2] ,数梦到故居庵前潭边濯足。为人笃嗜内典 [3] ,一意台宗 [4] ,虽早登禁林 [5] ,尝有出世之想。假归江南,抵秦邮 [6] ,不欲归。子哭挽之,弗听。遂入蜀,居成都金沙寺。久之,又之峨嵋,居伏虎寺,示疾怛化 [7] 。自书偈云 [8] :
翛然猿鹤自来亲 [9] ,老衲无端堕业尘 [10] 。
妄向镬汤求避热 [11] ,那从大海去翻身 [12] 。
功名傀儡场中物 [13] ,妻子骷髅队里人。
只有君亲无报答,生生常自祝能仁 [14] 。
【注释】
[1] 蒋太史超:蒋超,蒋鸣玉之子。字虎臣,号绥庵,自号华阳山人,江苏镇江府金坛人。顺治二年(1645)举乡试。顺治四年(1647)探花,授翰林院编修。顺治八年(1651),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顺治十二年(1655),任直隶学政。后擢为修撰。康熙初年托病告退,遍游名山大川,隐居于四川峨嵋山伏虎寺。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在寺中去世。当地官员为其出资,扶柩归乡下葬。施润章为其撰写墓志铭。蒋超善诗文,工书法,著有《绥庵集》、《绥庵诗稿》、《峨嵋山志》等。太史,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蒋超曾任翰林院编修、修撰,故称其为太史。
[2] 峨嵋:山名。也作“峨眉”,在四川西南。山势雄伟,因两峰相对如蛾眉,故名。
[3] 内典:指称佛教经典。梁武帝《更开赎刑诏》:“既乖内典慈悲之义,又伤外教好生之德。”
[4] 台宗:指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智所创始。因智常住浙江天台山,因称其流派为天台宗,又因其以《法华经》为教义根据,又称法华宗。
[5] 禁林:翰林院的别称。
[6] 秦邮:今江苏高邮的别称。秦王嬴政于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扬州府》:“高邮废县,今州治,秦高邮亭也。”
[7] 示疾怛(dá)化:佛家谓患病逝去。示疾,佛家语。佛菩萨及高僧生病,都说示疾,谓示现有疾。因为有道之人生存在世间,是应机缘而显示的形体,病亦为显示给世人的现象,故曰示疾。怛化,意谓不要惊动垂死之人。《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后因称死亡为怛化。
[8] 偈(jì):梵语偈陀的简称,佛经中的颂词。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多是悟道之语。
[9] 翛(xiāo)然:形容无拘无束或自由自在的样子。《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成玄英疏:“翛然,无系貌也。”
[10] 老衲:僧人自称。衲,僧衣。业尘:指尘世,世间。
[11] 镬(huò)汤:滚烫着开水的锅。镬,锅。
[12] 大海:即苦海。佛教谓人间烦恼,苦深如海。翻身:从困苦中得到解脱。
[13] 傀儡:木偶。
[14] 生生:犹言世世代代。佛教指轮回。能仁:释迦牟尼佛。
【译文】
翰林修撰蒋超,记得自己前世是峨嵋山的和尚,多次梦见到故居的庵前潭边洗脚。蒋超特别爱读佛经,一意归附天台宗,虽然早就进入翰林院为官,还常常有出家的念头。请假回江南,到达秦邮,不想再回家了。儿子哭着挽留他,他也不听。于是到了四川,住在成都金沙寺。住了很久,又来到峨嵋山,住在伏虎寺,就在那里病逝了。去世前曾写过一篇偈语:
翛然猿鹤自来亲,老衲无端堕业尘。
妄向镬汤求避热,那从大海去翻身。
功名傀儡场中物,妻子骷髅队里人。
只有君亲无报答,生生常自祝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