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
太上:最上,至上。王弼注:“太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 下知有之:或作“下不知有之”“不知有之”。下:民众。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焉”字,犹“也”。 悠兮:悠闲的样子。 遂:成,成就。《广韵》:“遂,成也。”《广雅》:“遂,竟也。” 谓:说,以为。自然:本来如此。
【译文】
最上等的君王,民众只是知道有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亲近而且称誉他。又次一等的,畏惧他。再次一等的,侮辱他。他的信用不足,民众不相信他。(最上等的)悠闲啊,他看重言论(而不轻易发号施令)。功业成就,百姓都说,我们是自然而然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