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少年》,作者:陈瑜
一.《不被理解的少年》经典语录10条
1.“我痛苦的来源更多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病本身,而是父母对我的不理解。”
2.“成长,不仅仅是长大,还是瓦解、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3.“这些孩子不愿被当作刷题机器对待,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活着’。”
4.“他们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但这些简单而纯粹的愿望往往被现实的残酷所掩盖。”
5.“整个教育系统、家庭模式以及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可能都出了问题,真正病的是大人。”
6.“孩子们太不快乐了,我想说说这是为什么。”
7.“学习为了什么?爱又是什么?”
8.“上学之前,我一直觉得阿姨和司机,像我爸爸妈妈。”
9.“可能人与人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和相通,那些我曾以为是独我所有的痛苦,其实平等地降临在每一个人身上。”
10.“做好家长的第一步,是听见他们说什么。”
二.《不被理解的少年》讲了什么
《不被理解的少年》是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一部深入探讨当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作品,作者是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的创始人陈瑜。这本书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通过作者与15位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的深入对话,展现了他们成长的烦恼、亲情的纠葛、学业的重压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这些孩子不愿被束缚在刷题的机器中,成为分数的奴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他们简单而纯粹的愿望——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却往往被现实的残酷所掩盖。书中,陈瑜用她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这些孩子内心的声音,用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被误解的青春,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渴望。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线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的专业解读,由点及面地追问这些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与反思。这本书通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生活细节,颠覆了人们对“青春期叛逆”的粗暴解释,还原了他们被误读的青春。
三.《不被理解的少年》读后感
阅读《不被理解的少年》让我深受触动。这本书通过作者与15位被贴上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的深入对话,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和挑战。
书中的孩子们,他们有的因为学业压力而痛苦,有的因为家庭关系而挣扎,有的因为人际关系而迷茫。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但往往得到的却是误解和忽视。这些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不易,也让我更加关注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陈瑜老师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孩子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世界,让我仿佛置身于他们的身边,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她也通过这本书向家长和老师们发出了呼吁,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去成长。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和帮助孩子们成长。
总之,《不被理解的少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也让我更加关注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去理解、去关爱,就一定能够帮助孩子们走过成长的迷茫和困惑,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