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的自尊》贝贝尔·瓦德茨基-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不稳定的自尊》,作者:贝贝尔·瓦德茨基

一.《不稳定的自尊》经典语录10条

1.自恋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对严苛环境的适应,是一种隐藏真实自我的方式。

2.受自恋型人格障碍困扰的人们从未触达真实的自我。

3.光鲜亮丽的自信外表常常只是用以隐藏内心的不安。

4.她们想用成功、金钱、别人的认可来弥补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5.自恋型人格障碍往往有着严重的自我怀疑与自卑的特征。

6.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扼杀自己“真实的”自我。

7.与他人交往时,自恋者会倾向于拒绝和“排斥”那些有特点和有能力的人,这会激发起她们的妒忌和憎恨。

8.自恋的人在关系中总在寻求一种共生关系,防止对方的个性和特性突显出来。

9.自我价值感很弱的人也在不断地吞噬自己的活力和健康,丧失与内心深处的联系。

10.学会接纳和拥抱自我,重塑独立人格,是挣脱自恋枷锁的关键。

二.《不稳定的自尊》讲了什么

《不稳定的自尊》是德国资深心理治疗师贝贝尔·瓦德茨基所著的心理学书籍。这本书从大量的女性案例出发,深入探讨了女性的自恋人格与自卑感之间的关系。作者融合温尼科特、荣格等多个著名流派的理论学说,将女性自恋的表现分为体重、饮食、外貌、对孩子的自恋利用、成就感、自尊感、渴望承认与亲密关系等方面,并深入分析了自恋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原始人际关系”的影响。

书中指出,自恋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对严苛环境的适应方式,是自我隐藏的一种手段。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往往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但内心却充满了不安、自我怀疑和自卑感。她们试图通过追求成功、金钱和他人的认可来弥补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但这一过程往往让她们更加远离真实的自我。

瓦德茨基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自恋型人格障碍对个体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自助策略。她希望有过此类困扰的女性能够通过本书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她们的自恋障碍,学会接纳和拥抱自我,重塑独立人格,从而挣脱自恋的枷锁。

三.《不稳定的自尊》读后感

阅读《不稳定的自尊》让我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本书不仅揭示了自恋背后的心理机制,还让我看到了自恋对个体成长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书中通过大量的女性案例,生动地描绘了自恋者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我深刻体会到,自恋者往往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但内心却充满了不安和自卑感。她们试图通过追求外界的认可和成功来弥补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但这一过程却让她们更加迷失在虚幻的自我中。

同时,我也被书中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和自助策略的内容所吸引。作者提出了多个实用的步骤和建议,帮助自恋者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重塑独立人格。这些建议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想要摆脱自恋困扰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追求完美、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时候。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过度追求外界认可往往会让我们失去真实的自我。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珍惜自己的内在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和幸福。

总的来说,《不稳定的自尊》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书籍。它不仅让我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心态。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本书中的知识和思考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加真实、自信、独立的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