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者生存》,作者:[美] 布赖恩·黑尔 / [美] 瓦妮莎·伍兹
一.《友者生存》经典语录10条
1.没有哪个曾经爱过狗的人会质疑狗具有思考、承受痛苦和爱的能力。
2.友谊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均衡器。
3.我们遗弃的东西对任何冷静而勇敢地接近我们营地的狼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友善的狼和怕生的狼之间的基因流动会减弱,即使没有人类有意的选择,一个新的、更友善的物种也会进化出来。
4.在人类和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是“友善”而非“强者为王”的生存策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5.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合作关系和社会联系的个体,往往比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体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6.我们在演化上真正的优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友善,一种与他人协调和沟通的高超能力。
7.智人出现后的大约30万年中,我们至少与其他四个人属物种共享这个星球,但智人在认知上产生了飞跃,成为现在唯一继续存在的人属物种。
8.这种友善也是有代价的。我们对“自己人”多么友善,对“外人”就多么残忍。
9.人性的悖论在于:我们对内群体有多友善,对外群体就有多残忍,我们集友善与残忍于一身。
10.为了生存和繁荣,我们需要扩大“朋友圈”,把被视作外人的“他们”变成属于自己人的“我们”。
二.《友者生存》讲了什么
《友者生存》是由美国杜克大学演化人类学系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心的教授布赖恩·黑尔(Brian Hare)与杜克大学犬类认知中心的研究科学家、获奖记者瓦妮莎·伍兹(Vanessa Woods)联合著作的一部探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作品。
书中,黑尔和伍兹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例,展示了在人类和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友善”这一特质如何成为了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关键因素。他们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观点: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合作关系和社会联系的个体,往往比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体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作者从认知演化视角出发,研究了人类长期以来的好伙伴——狗及其近亲狐狸,以及人类自身的演化近亲——倭黑猩猩,最终着眼于人类本身,发展出了“自我驯化假说”,揭示了使智人得以蓬勃发展的神秘认知飞跃。同时,他们也指出了这种友善的代价:我们对“自己人”多么友善,对“外人”就可能多么残忍。这种友善与残忍并存的现象,揭示了人性的悖论。
三.《友者生存》读后感
读完《友者生存》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进化中“友善”这一特质的重要性,还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人性的美好面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共存共荣的可能。
书中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友善和合作如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者提出的“自我驯化假说”更是让我对人类的演化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个假说揭示了智人之所以能够在进化中脱颖而出,成为现在唯一继续存在的人属物种,正是因为我们在演化上拥有了非同一般的友善和与他人协调和沟通的高超能力。
然而,书中也指出了友善的代价。我们对“自己人”的友善往往伴随着对“外人”的残忍。这种友善与残忍并存的现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悖论性。这也让我意识到,为了生存和繁荣,我们需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学会接纳和包容不同的人和群体。
总的来说,《友者生存》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让我看到了友善和合作在人类社会乃至整个生物界进化中的核心地位,也让我认识到了扩大“朋友圈”、促进共存共荣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思考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