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支配的占有欲》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被支配的占有欲》,作者: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

一.《被支配的占有欲》经典语录10条

1.所有权赋予了我们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但盲目追求所有权却会让人迷失方向。

2.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和后代未来的生活可以安稳舒适,这也是我们不断追求所有权的人生目标。

3.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会拼命地为自己找证据去证明自己的所有权,这充分显示了我们的占有欲是非常强烈的。

4.所有权心理纯粹是一种精神状态,它让我们痴迷于所有物,甚至将其视为自我的延伸。

5.我们以为幸福等同于拥有,而不断与他人的比较导致我们陷入对所有权的军备竞赛中。

6.拥有更多并不等于更幸福,我们总是想拥有更好、更多的东西,但往往不能让我们真正感到满足。

7.所有权可能是我们的天性,但并不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我们需要摒弃这种过度的占有欲。

8.人类是第一个重视自身财产的物质主义动物,这些财产具有象征性、审美性,被视为身份的延伸。

9.我们喜欢炫耀、渴望获得认可,消费成为了一种可以被社会接纳的标志。

10.要摆脱所有权这种占有欲的支配,活得更加自由、快乐,不要过度追逐财富的所有权。

二.《被支配的占有欲》讲了什么

《被支配的占有欲》是全球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斯·胡德(Bruce Hood)的著作,深入探讨了人类对于所有权的执着追求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书中,胡德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人类为何会如此痴迷于所有权。他指出,占有在动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但所有权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人类不仅占有、制造物品,而且还会进行支配和交易,积极积累财富。这些财产被视为身份的延伸,被随身携带、保护、尊崇,并最终传递给他人。

胡德进一步探讨了所有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认为,所有权为有限资源的分配提供了相对连贯的、代代相传的机制,使得人类可以从游牧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的社区生活。然而,这种对所有权的追求也导致了社会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人们不断与他人进行比较,基于所拥有的东西来评判自己的价值,这进一步加剧了占有欲的膨胀。

此外,胡德还揭示了所有权与幸福感之间的复杂关系。他认为,虽然所有权可以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但盲目追求所有权却会让人迷失方向。幸福感与物质追求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拥有更多并不等于更幸福。我们总是想拥有更好、更多的东西,但往往不能让我们真正感到满足。

三.《被支配的占有欲》读后感

阅读《被支配的占有欲》后,我深受启发。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人类对于所有权的执着追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被物质所迷惑,不断追求更多的财富和物品。然而,这种追求往往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书中提到的幸福感与物质追求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积累。

此外,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所有权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它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也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我们不断与他人进行比较,基于所拥有的东西来评判自己的价值,这不仅让我们陷入了对所有权的军备竞赛中,也让我们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会摆脱这种被支配的占有欲,活得更加自由、快乐。不要过度追逐财富的所有权,而是关注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