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望蓟门》祖咏-唐诗三百首-拼音版《中国诗词大会》古诗词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拼音版】

《望蓟门》wàng jì mén

祖咏 zǔ yǒng

燕台一去客心惊, yàn tái yī qù kè xīn jīng ,
笳鼓喧喧汉将营。 jiā gǔ xuān xuān hàn jiàng yíng 。

万里寒光生积雪, wàn lǐ hán guāng shēng jī xuě ,
三边曙色动危旌。 sān biān shǔ sè dòng wēi jīng 。

沙场烽火侵胡月, shā chǎng fēng huǒ qīn hú yuè ,
海畔云山拥蓟城。 hǎi pàn yún shān yōng jì chéng 。

少小虽非投笔吏, shào xiǎo suī fēi tóu bǐ lì ,
论功还欲请长缨。 lùn gōng hái yù qǐng cháng yīng 。

译文:

一到燕台远望塞外触目惊心,汉兵营里号角喧天战鼓隆隆。

万里荒原积雪皑皑寒光闪闪,三边曙色军旗高悬猎猎飘动。

沙场烽火遮蔽了胡地的日月,渤海和燕山簇拥着重镇蓟城。

年轻时虽未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愿学终军向君王请缨。

赏析:

本诗为边塞诗,是一首借古感今的优秀之作,通过对边地壮丽景色和将士紧急备战防卫森然的描写,赞颂边地将士英勇戍边的爱国精神,抒发诗人投笔从戎的豪情。全诗气势壮阔,笔力雄健。蓟门,唐时边塞要地,在今北京市西北。

第一、二句起句突兀,暗用典故。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用来招揽贤才,在诗里指代燕地的平卢、范阳一带。面对久负盛名的边塞重镇,诗人刚到此地便被其天地的辽阔、山川的险要所震撼,生发出无限豪情。但他真正“惊”的,是阵阵笳响鼓动所代表的军营的威武。

第三、四句紧扣一个“望”字写景,格调高昂。诗人将目光放远、放高,将心“惊”的原因向深处挖掘,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极目远眺,连绵万里的积雪反射出道道寒光,令人目眩,诗人感觉仿佛一切都变得模糊了。朦胧中,诗人只看见那飘扬的旗帜高悬半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里是用肃穆的景象,暗暗烘托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

第五、六句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远处的烽火连着月光,天边的云团拥着边城。在边境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军人的豪迈之情也随之而生。

最后两句卒章显志,表达出诗人投笔从戎的意愿,圆满结束全诗。其中,“投笔吏”引用了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请长缨”引用了西汉终军自请出使南越的典故。

全诗洋溢着一种昂扬的精神,围绕着“望”字展开,抒发情感,格调高昂,很有震撼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