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法》第一零三条解读-主要涉及到因债务人的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的和解协议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一百零三条 因债务人的欺诈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的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无效,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和解债权人因执行和解协议所受的清偿,在其他债权人所受清偿同等比例的范围内,不予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第一百零三条,主要涉及到因债务人的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的和解协议的法律后果。以下是对该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因债务人的欺诈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的和解协议:

在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人和债权人可能会尝试通过和解协议来解决债务问题。和解协议通常是一种重组或调整债务的方式,旨在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同时尽量满足债权人的权益。

然而,如果债务人通过欺诈手段(如提供虚假信息、隐瞒重要事实等)或其他违法行为(如胁迫、贿赂等)来促成和解协议的达成,这样的协议将被视为无效。

2. 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无效,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一旦发现和解协议是基于债务人的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而成立的,人民法院有义务裁定该协议无效。这意味着协议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各方应恢复到协议签订前的状态。

同时,法院还应宣告债务人破产。这意味着债务人将进入正式的破产程序,其资产将被清算以偿还债务,或者通过其他法定程序(如重组)来处理债务问题。

3.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和解债权人因执行和解协议所受的清偿,在其他债权人所受清偿同等比例的范围内,不予返还:

尽管和解协议被裁定无效,但在此之前,和解债权人可能已经根据协议获得了一定的清偿(即债务人已偿还了部分债务)。

本条款规定,在和解协议被裁定无效的情况下,和解债权人已获得的清偿并不需要全额返还给债务人。相反,这些清偿将在其他债权人所受清偿的同等比例范围内被保留。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解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他们因债务人的欺诈行为而遭受双重损失。同时,也确保了所有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能够按照相同的比例获得清偿,体现了公平原则。

综上所述,该条款旨在打击债务人在破产程序中的欺诈和违法行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破产程序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本文来自西安君成律师网站(juscaselaw.com)

若您有法律需要,请点击西安君成律师团队网站,联系李律师,给您专业解答

网站:www.juscaselaw.com

公众号: 君成case

电话:18681949144

西安君成律师团队

石安妮律师:经济法硕士,党员律师,擅长民商事诉讼,离婚财产,刑事辩护,公司法、知识产权及争议解决等复杂商事法律事务。

井垸律师,法学学士,党员律师,擅长民商事争议、房地产纠纷、尽职调查报告,合同起草与审查、谈判技巧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李思霏律师 ,擅长民商事诉讼,离婚财产,刑事辩护,公司法,知识产权及争议解决,尽职调查报告,合同起草与审查,具有丰富的诉讼经验和调解技巧,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法律顾问服务。

业务范围:民商事诉讼、合同纠纷、无罪辩护、取保候审、刑事辩护、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