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张荫麟-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1

《中国史纲》,作者:张荫麟

一.《中国史纲》经典语录:

1.“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

2.“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的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戳穿。”

张荫麟深刻揭示了宗族、姻戚情谊和君臣名分在历史变迁中的脆弱性。

3.“光靠亲族的情谊和君臣的名分去维持的组织必不能长久。”

他指出,仅仅依靠情感和名分是无法长久维持社会组织的稳定的。

4.“战国时代的列强却多半是滥赌的莽汉,每把全部家业作孤注一掷,每在旦夕之间,以富翁入局,以穷汉出场。”

通过生动的比喻,张荫麟描绘了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冒险行为。

5.“封建社会从周开始,终结于秦政。”他明确指出封建社会的起止时间,并强调了秦朝对封建制度的终结作用。

6.“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往往是一个思想迸发的时期。”

张荫麟认为,社会动荡往往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新,促进思想的繁荣。

7.“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孔子,而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则是墨子。”

他高度评价了孔子和墨子在各自时代中的思想贡献和地位。

8.“商业逐渐遍布在各大都市,不再仅仅局限于国都内。”

这句话反映了战国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

9.“秦始皇时,采用法家的方略,重视农业,对商业和商人进行严厉地打压。”

张荫麟描述了秦始皇时期对商业和商人的政策取向。

10.“汉朝初立,汉高祖刘邦宣布:‘商人不能穿华丽的衣服,也不能乘车骑马,更不能为官。’”

他引用了汉高祖刘邦的政策,进一步说明了汉初对商业的抑制态度。

二.《中国史纲》主要内容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先生撰写的一部通史著作,原计划作为高中历史教材,但只完成了东汉以前的部分。该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详尽描绘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各个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主要内容包括:

夏商周时期:介绍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特别是周代的分封制、宗法制等。

春秋战国时期:详细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军事斗争、学术思想等,特别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和孔子、墨子等重要思想家的贡献。

秦汉时期:阐述了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以及汉朝对秦制的继承和发展,包括郡县制的巩固、汉武帝的改革等。

三.《中国史纲》读后感

《中国史纲》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洞见和独特学术价值的通史著作。读完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几点读后感:

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张荫麟先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读者能够轻松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

文字生动,引人入胜:张荫麟先生的文笔流畅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这种写作风格使得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见解独到,发人深省:张荫麟先生在书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如对社会动荡与思想迸发的关系的阐述、对封建社会和郡县制的分析等。这些见解不仅深化了读者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学术性与趣味性并重:作为一部通史著作,《中国史纲》既不失学术性,又不缺趣味性。张荫麟先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地引用了大量史料和文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同时他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总之,《中国史纲》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通史著作。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让我们在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