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豆瓣评分9.1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一.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经典语录:

1.“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是不同的。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曹氏则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语录来源:书中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

2.“名教之大者莫若君臣,孝于亲才能忠于君。”语录来源:书中对儒家豪族特征的描述

3.“曹操(求才)三令,大旨以为有德者未必有才,而有才者,或负不仁不孝、贪诈的污名。”语录来源:书中对曹操求才三令的解读

4.“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语录来源:书中对西晋政权社会阶级的分析

5.“清谈误国,正因为朝廷执政即负有最大责任的达官,崇尚虚无,口谈玄远,不屑综理世务之故。”语录来源:书中第三篇《清谈误国》

6.“徙戎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和融合的重要议题。”语录来源:书中第五篇《徙戎问题》的概述

7.“胡汉分治是初期胡人统治的一种策略,但汉化是历史大势所趋。”语录来源:书中对胡汉分治和汉化过程的讨论

8.“南朝政治史中,北人中的武装善战的豪族为君主,而北人中不善战的文化高门为公卿,相互利用。”语录来源:书中对南朝政治结构的分析

9.“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特别是迁都洛阳后的一系列措施,标志着北魏进入了一个新的汉化时期。”语录来源:书中第十六篇《北魏后期的汉化(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10.“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统分,这是研究北朝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语录来源:书中对民族问题研究的观点总结

二.《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讲了什么?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楠教授根据听课笔记和相关资料整理而成。该书虽非陈先生的原著,但仍较为真实地体现了陈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二十一篇,覆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问题、新发现。主要内容包括:

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分析了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区别,以及这种区别对政治、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

罢州郡武备与封建制度:探讨了西晋罢州郡武备、分封诸王等政治举措的背景和影响。

清谈误国:分析了清谈风气对西晋灭亡的影响,以及清谈与名教、自然等思想的关系。

民族迁徙与融合:包括徙戎问题、五胡种族问题、胡族汉化及胡汉分治等,详细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和融合过程。

南北朝政治与社会:分析了南朝的政治结构、官制变迁、南北对立形势等,以及北魏前期的汉化、后期的孝文帝改革等内容。

佛教与道教:探讨了佛教和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和影响,以及它们与儒家思想的互动关系。

三.《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

阅读《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后,我深感陈寅恪先生深厚的史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复杂多变的历史面貌,还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法。

首先,陈先生对魏晋统治者社会阶级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他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儒家豪族与非儒家寒族之间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陈先生对民族迁徙和融合问题的探讨也非常深刻。他指出了民族迁徙的复杂原因和深远影响,以及胡汉分治和汉化过程的历史必然性。这些观点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也对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陈先生对清谈误国、佛教道教传播等问题的研究也颇具特色。他通过对清谈风气的批判和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分析,揭示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认识,也为我们思考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学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思考角度,还让我们感受到了陈寅恪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重要参考书目之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