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哈罗德·J·伯尔曼-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者:哈罗德·J·伯尔曼

一.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经典语录:

1.“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韵。”

2.“感性认识方式随着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而改变。”

3.“最早的艺术品起源于某种礼仪。”

4.“机械复制技术把艺术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

5.“艺术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6.“技术复制品相比手工复制品,要更加独立于艺术原作。”

7.“机械复制使艺术品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览价值。”

8.“艺术作品的灵韵概念,是受到自然事物的灵韵概念的启发。”

9.“技术复制还能把摹本带到原作本身无法到达的境地——随时随地人们可以欣赏。”

10.“艺术不再以仪式为基础,而是建筑于政治学之上。”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讲了什么?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于1936年创作的一部重要美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63年,用德文在法兰克福出版。书中,本雅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理论出发,深入剖析了机械复制技术(如摄影、电影等)的发展对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

主要内容包括:

机械复制技术的兴起:本雅明详细论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些技术如何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复制速度和传播方式。

艺术作品的“光韵”消散:他提出了“光韵”(Aura)的概念,认为传统艺术作品因其独一无二性和膜拜价值而具有一种神秘的光韵,而机械复制技术则使这种光韵消散,艺术品从神圣变得世俗。

艺术接受方式的改变:机械复制技术使艺术作品能够以消遣性的接受方式替代传统的凝神专注式接受方式,艺术从少数人的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

艺术价值的重构: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艺术虽然失去了传统艺术的膜拜价值,但获得了新的展示价值,艺术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更多地与政治学相关联。

对现代艺术的反思:书中还包含了对现代艺术、特别是电影艺术的深入分析,指出电影如何动摇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并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

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读后感

阅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后,我深受启发,以下几点是我的主要感受:

技术变革的力量:本雅明通过详尽的历史梳理,让我深刻认识到技术变革对艺术领域的深远影响。从古希腊的青铜器复制,到中世纪的木刻、镌刻,再到近现代的摄影、电影,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艺术形式的革新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光韵”概念的启示:书中提出的“光韵”概念,让我对艺术品的独特性和神秘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传统艺术品的光韵是其膜拜价值的重要体现,而机械复制技术则打破了这种神秘感,使艺术品更加平民化、世俗化。

艺术接受方式的变化:机械复制技术改变了艺术的接受方式,从传统的凝神专注式接受转变为消遣性接受。这种变化不仅拉近了普通大众与艺术品的距离,也促使艺术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对现代艺术的思考:本雅明对现代艺术特别是电影艺术的深入分析,让我看到了新技术如何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形式。电影作为一种机械复制艺术,虽然失去了传统艺术的某些特质,但其独特的展示价值和广泛的受众基础使其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艺术未来的展望: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思考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艺术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艺术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技术手段将是未来艺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