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生活》,作者:康拉德·H. 雅劳施
一. 《破碎的生活》经典语录:
1.“通过对骑马、飞行和划船等活动的垄断,希特勒青年团甚至吸引了本来反对他们的年轻人。”——这句话揭示了纳粹青年组织如何通过控制社交活动来吸引年轻人。
2.“记忆将我们联系在一起,记忆将我们分开。”——这句话表达了记忆在塑造个人身份和社会关系中的复杂作用。
3.“不得不面对令人压抑的记忆,使许多战后的德国人比他们的邻居做了更多的自我批评,而不是闪烁其词的自我辩护。”——这体现了战后德国人在面对历史时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批判精神。
4.“魏玛的孩子们用‘永远不再’允许独裁、战争或者大屠杀这三重禁令做为回忆录的结尾。”——这句话反映了战后一代德国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和坚决抵制未来重蹈覆辙的决心。
5.“有可能处理掉所有废墟吗?”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新的生命才会从废墟中长出来?”——这些疑问表达了战后德国人对重建生活的迷茫和期待。
6.“为了穿越冰冷的河水,马丁・西格造了一个小木筏。木筏倾覆了,但是几个黑人士兵把他拖到岸上,他们的篝火让他苏醒过来———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人性举动。”——这句话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光辉。
7.“许多与会的外国记者和运动员‘把一个充满活力的德国的好消息带回了祖国,这个德国守纪而有序,爱好和平又勤劳’。”——这句话反映了战后德国在国际上的新形象。
8.“犹太少年维尔纳・瓦姆布伦先是与一个‘金发、矫健的…街区孩子王’交好,后来又倾慕一个‘精神自由者’,这种少年友谊跨越社会界限,扩大了孩子们的眼界。”——这句话展现了友谊和社交关系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9.“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这句话概括了战后德国人在面对历史时的复杂心态。
10.“要竭尽所能地避免另一场战争,不仅是核冲突,而是战争,就是这样。”——这体现了战后德国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二.《破碎的生活》讲了什么?
《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是由美籍德裔历史学家康拉德·H.雅劳施所著,该书通过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魏玛一代”德国人的普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紧密交织。这些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
书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通过对这些普通人生活经历的深入剖析,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以及他们最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三.《破碎的生活》读后感
读完《破碎的生活》,我深受震撼。这本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20世纪德国历史的波澜壮阔。它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不仅仅是宏大事件的堆砌,更是无数个普通人生活的累积。
首先,我被书中人物的坚韧和勇气所感动。面对战争的残酷、大屠杀的恐怖以及战后的废墟,他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重建生活。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对人性充满了敬畏。
其次,书中对历史事件和个人生活的交织叙述,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复杂性。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历史的全貌。
最后,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而和平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和愿望。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生活,努力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
总之,《破碎的生活》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了解了20世纪德国的历史进程和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更让我对人性、历史和平与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