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读后感,经典语录,读书笔记

《证言》,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一. 《证言》经典语录:

1.“憎恨是一种极端恶劣的情绪,因为憎恨会让灵魂凝滞。” ——这句话揭示了憎恨对心灵的腐蚀作用,是阿特伍德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2.“公园里有秋千,但因为我们穿的是裙子,裙子会被风吹起,所以我们想都别想自由自在地荡秋千,只有男孩才能体验那种自由的滋味。” ——通过秋千这一细节,阿特伍德展现了女性在极权社会中的束缚与无奈。

3.“我审视自己镜中的映象。发明镜子的人没给我们任何人带来好处:在我们知道自己的模样之前,人类肯定更幸福。” ——这句话表达了对自我认知的反思,以及对外在形象对内心幸福的潜在影响的批判。

4.“情况是可能更糟的:至少我的面容没有暴露出任何软弱的迹象。” ——展现了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自我安慰。

5.“基列虽然在形式上毫无疑问是父权制的,但在实质内容上偶尔确是母权制的。” ——阿特伍德通过这句话揭示了基列国统治的复杂性,挑战了简单的二元对立观念。

6.“复仇是一盘放凉了才好吃的菜。” ——这句话以复仇为喻,暗示了正义与惩罚的延迟满足与深刻意味。

7.“要让每一出戏都令观众终生难忘;要制造出让大家齐刷刷屏住呼吸,然后齐刷刷舒一口气的效果。” ——阿特伍德借此表达了对文学创作效果的追求,希望作品能深刻影响读者。

8.“缺乏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法,百废无法待兴。总得归咎于谁。” ——反映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寻找责任主体的迫切心情。

9.“失血使她坠入梦境。她栖息在屋顶上,弯折起一对黄铜翅膀……” ——这段富有诗意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幻想与逃避。

10.“写作是危险的。” ——阿特伍德借书中角色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写作本质的认识,即写作是思想的表达,可能引发深思与挑战现状。

二.《证言》讲了什么?

《证言》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继《使女的故事》后的又一力作,故事发生在《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小说通过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视角,揭示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真相。这三位女性分别是执掌女性规则大权的嬷嬷丽迪亚、享有特权的主教家的女儿艾格尼丝,以及在加拿大自然成长的偷渡女孩妮可。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了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三.《证言》读后感

《证言》作为《使女的故事》的续作,不仅延续了前作的反乌托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更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展现了阿特伍德的卓越才华。

首先,小说通过三线交叉的叙事结构,巧妙地将三位女性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女性在极权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这种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了基列国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其次,阿特伍德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在《证言》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小说通过丽迪亚嬷嬷、艾格尼丝和妮可的故事,揭示了女性在极权社会中的种种困境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解放和社会公正的深切期望。

最后,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证言》无疑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作品。阿特伍德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将虚构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既令人震撼又引人深思的文学世界。这部小说不仅是对《使女的故事》的完美延续,更是对当代社会现实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批判。

总之,《证言》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和深思的杰作。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极权社会中的艰难生存状态,更让我们反思了社会现实和人性本质。阿特伍德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残酷又充满希望的文学世界。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